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_作者:番茄菜菜(116)

2021-05-02 番茄菜菜

  只是谁都没想到,兄妹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再没见面。

  好在,她的文文和建明不会。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段算是结束了,撒花

  至于日后文文知道真相(现在不知道)怎么报复,那就且走且瞧ps

  刚恢复高考的时候,清华没那么难考,我找到的资料当时很多学生不敢报太高的志愿,后来成绩又好,就被调剂到了好学校。

  至于小表哥,就当他踩了狗屎吧。

  三千收了我加更



第29章 029装逼的快乐

  老绿皮火车上人头攒簇,十分的拥挤。


  阮文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坐了下来,对面的孩子哇哇哭了起来,像是大交响曲中混入了唢呐声。

  家长哄孩子,“快别哭了。”凶巴巴的语气让小孩哭得更凶,堪比魔音入耳。

  不过车厢里的人似乎早就习以为常,有安静看书的,也有组织几个人打牌的,本就十分嘈杂。

  阮文距离噪音音源最近,是重度受害者。

  躲无可躲。

  旁边周建明皱着眉头,有些不耐烦,他最讨厌不听话的孩子了,小时候就没少跟村里其他小朋友干架。

  对面的年轻妈妈察觉到什么,脸色更是不好看,“还哭?信不信我把你丢出去!”

  这时候的车窗都是可打开的,只不过冬天天冷,虽然车厢里味道臭烘烘的,也没几个人想着打开车窗。

  小孩子哭得有些喘不上气来,小脸蛋红成了大虾,阮文见状从兜里摸出一块糖来,“不哭了小朋友,你要是不哭我就给你糖吃。”

  其实对付小朋友也挺简单的,尤其是现在物资并不是那么丰富,大家都还穷着,小朋友更好哄,一块糖就能够解决的事情。

  对面安静下来,年轻的妈妈有些不好意思,“小同志你是去哪里啊,看着你那么多东西,这是去读书吗?”

  全国人民都知道,大学生开学了。

  这些天陆陆续续在车上看到大学生。

  “去省城读书。”

  “哟,那厉害的哟。”年轻妈妈话多起来,“我家男人也在省城,他是72年的工农兵大学生,我去找他呢。”

  阮文笑了笑,“那他应该工作了吧。”

  “是的呀,所以这次我带着娃去找他给他一个惊喜,我们娘俩不能总在乡下过日子,一家人得齐齐整整才好。”

  72年的大学生,76年就已经毕业开始工作。

  迟迟没把老婆孩子接到身边。

  阮文看着对面的年轻妈妈,“您爱人是知青?”

  “可不是嘛,小同志你也是吧,看着你就是个文化人,跟我男人一个样。”

  有那么一瞬间,阮文觉得自己触碰到了真相。

  只怕就算是去了省城,也不见得能找到她男人过好日子。

  可是看着女人满心欢喜的构想着美好的未来,她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最后一句话都没说,拿出一本书来看。

  周建明下车后埋汰了句,“那狗日的知青这是睡了人不管了吧。”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安平县也陆陆续续推了几个知青去读大学,怎么拿到这个名额的呢?

  名额掌握在单位领导和公社手中,工人还好说,不去读大学有一份工作养家糊口。可对知青们而言,和公社书记家结亲是拿到名额的最好选择。

  结了婚睡了人离开农村,再也没回来。

  光周建明知道的就有三个。

  那个年轻女人,怕是也不能逃脱这悲惨的命运。

  “大概是吧。”阮文想起了郭安娜,安娜小姐被魏向前染指了,不知道这两人日后会闹成什么样呢。

  火车站有不少人力三轮车,也有几辆出租车停着,周建明扯了扯阮文的胳膊,“咱们坐车吧。”

  其实他想坐出租车,不过阮文花一块钱叫了俩三轮车,去北山大学。

  和大包小包挤在一起,周建明很是怨念的看了眼自家妹子。

  又不是没钱。

  兄妹俩手头都很宽绰。

  周建明的岗位转岗卖了五百块,再加上这些年来阮秀芝攒下来的钱,再加上当初元书记扣下的九百块,两边加起来凑了两千出头。

  阮文就更有钱了,考前的租书和辅导班分红后赚了差不多五百块。

  寒假短期辅导班下午晚上两批招了差不多两百个学生,赚了七八百,厂子里除了奖励给五个大学生的两百块钱外,张厂长大概是心虚,又给了她两百块钱的补贴,当然没敢直接走账面,是给了阮文一堆布票让她自己去换钱,春节前布票总是热销货,毕竟谁家过年不想弄身新衣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