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_作者:番茄菜菜(233)

2021-05-02 番茄菜菜

  涂宝珍一下子就认出了那是她爸的声音,她整个人一愣,有些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所长办公室的助理没想到自己去打壶水的时间就有人过来,连忙把三人拉到一边。

  “好像是上面有什么消息,财政厅那边来了人。”

  财政厅来了人?

  涂宝珍有些没明白。

  倒是阮文猛地看向所长办公室的大门。

  财政厅过来能有什么事?

  无非是……削减预算。

  助理问了涂宝珍一句,进去给她拿钥匙。

  至于陶永安和阮文,则是很不凑巧的结束了这次研究所之行。

  涂所长的情绪不太好,即便是能见他们也不见得能说出什么。

  回去的路上,陶永安一脸的歉意。

  “对不住啊,我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

  “这跟你有什么关系。”阮文有些心不在焉。

  她当初对这个年代的了解,有部分工作上的原因,毕竟大学哪个专业不都要讨论专业的起源,聊一聊发展史呢?

  另外,那就是从故纸堆里翻出来的一些故事。

  改革开放需要抓经济发展,那些像油耗子似的吸钱的项目自然能舍就舍。

  军工下马,这几个字充斥着整个八零年代。

  只是阮文以为,还要再晚上一段时间,起码不是今年。

  她很快又是想明白了,政策的制定并不见得会第一时间告诉老百姓,等国民都知道,这件事已经进入了尾声。

  军工类的项目何其多?大概413研究所被第一螃蟹了。

  她能做什么呢?

  阮文有那么一瞬间的无能为力,她想要改变些什么,可又能做什么呢?

  正往外走着,研究所的小红楼传来一阵怒吼,“我不同意,信不信我去天.安.门哭主席去!”

  阮文回头望去,看到涂安国所长站在那里,身旁是一个灰色中山装的人,一脸的无可奈何。

  “老涂,这是政策。”

  “屁政策,老子不信!”

  413研究所的所长粗暴地轰走了人,气哼哼地回了去。

  陶永安看的懵逼,“这是怎么了?”他看像阮文,看到那向来张扬着青春活力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时。

  年轻人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了,“阮文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阮文的确知道些什么,却不知道该怎么跟陶永安说,“你要不去图书馆找报纸,看一下最近关于财政方面的新闻,或许能看出些什么。”

  财政?

  陶永安对这个还真没那么上心。

  阮文给了提示,陶永安很快就找到了答案,“你是说,引进外资,研究所什么的很可能没经费了?”

  “你没发现和美国建交后,很多人都想出国吗?”

  崇洋媚外的是人,人的想法左右了很多事。

  比如买外国货。

  “引进外资很可能冲击我们现有的研发,有了现成的技术,怕是财政上对国内研究所的投入会削减。”

  阮文很清楚这件事,但也只能用陶永安听得懂的话来解释,“不然,涂所长怎么会那么气愤?”

  “不能吧。”陶永安有点慌,“那我们的研究怎么办?”

  他们的研究进展缓慢,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了纤维棉的替代物,如今正在进行机械上的研发。

  借助的也只有学校的实验室,研发费用,所需要的一切都是阮文自掏腰包,这个钱都是之前翻译外国名著搞来的。

  如果在卫生巾的生产上也引进外国的技术线,那岂不是说他们之前所做的种种努力,全都打了水漂?

  阮文现在脑子很乱,她也不掩藏这一事实,“陶永安我现在很烦,你能不能帮我查一下,看现在工业部有什么具体的打算。”

  “好。”涉及到梦想这档子事,陶永安很是上心,没两天他就给阮文带来了一个重磅消息,“我让我爸帮忙打听了下,他说今年各地兴建的项目大大小小得有上前,真是瞎胡闹,一点规划都没有。”

  大规模的兴建工厂的确没什么问题,但得按照计划进行吧。各地盲目开工,结果财政投入到新厂的建设中,当地政府原本在研究所上的投入势必会减少。

  “听说明年和后年还会有新的项目上马,不过阮文你别慌,我们还有机会,你还记得七三年的时候主席他老人家决策咱们跟欧洲那边签约,说是要引进四套化纤设备生产线吧?”

  这个阮文自然是知道的,国内当前布料还是以棉布为主,这个在二十一世纪颇受追捧的布料在七八十年代略有些埋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