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_作者:番茄菜菜(876)

2021-05-02 番茄菜菜


  女人结了婚生了孩子后总是被忽略,所有的一切都要放到母性后面。

  送给谢元元固然有同样的效果,但彭书燕想要把这份情意给阮文。

  “弄什么呀?”陶永安搂着他媳妇,“做个一家三口我估计你弄不来,要不弄他们三个人的生肖?我帮你画图设计。”

  “你瞧不起谁呢?”作为研究员,画图那是基本功,彭书燕的画图水准可一点不比陶永安差。

  小陶同志连忙认错,他嘴巴甜手不老实,等彭书燕反应过来,她蚊子似的发出声音反对了下,“我在铺床呢。”

  “铺床不就是为了睡觉吗?”

  彭书燕:“……”倒也是这个理。

  ……

  阮文很快就把这故事写了出来,名字都取好了——《阿燕》。

  谢蓟生做了第一个读者。

  “你看哪里不好,有没有要修改的。”

  “你写的哪里都好。”

  阮文:“……小谢老师你这嘴巴有点甜的过分哦。”

  不过她才不会被甜言蜜语糊弄呢,“快帮我看看,你应该荣幸,你是我这篇故事的第一个读者。”

  “荣幸之至。”

  谢蓟生很快就看完了这几页纸,“真的很不错。”

  彭家的事情他了解的比阮文还要多,七分真再加上三分脑补,这个故事架构完整,而且不会让人觉得这只是一个故事。

  结合着如今首都那边传得正凶的流言蜚语,很容易就能看出这故事是谁家的事。

  “不过,万一彭家也如法炮制怎么办?”

  “那我这就是给印刷厂创收了,不挺好的吗?”阮文把这几页故事收了起来,“你要是能给我安排几个有点文化的退伍兵,我觉得未尝不能办一个报纸杂志什么的,专门写故事。”

  “他们能去采风,但不见得有能耐把故事写出来,可不是人人都像你能妙笔生花。”

  这马屁拍的阮文极为舒服,“先组织起来嘛,看回头能不能找几个合适的人选,你在学校里难道没注意到?现在外面的月亮格外圆。”

  这谢蓟生自然明白,只不过他没想到阮文对此也这么敏感,“想要跟时代的洪流对抗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美国文化对国内的影响源于其经济的强大,在美利坚普通老百姓过得比他们好上几十倍几百倍,了解美国情况的国人能不心生向往吗?

  而最了解美国的,除了那些机关干部外,就是大学校园里的学生了。

  谢蓟生在学校任职,自然再清楚不过,不止省大,放眼国内的高校,又有几个学府不是呢?

  他能在战场上杀敌,面对这无形的敌人,却束手无策。

  阮文的提议是谢蓟生如今急需的,但他也清楚这有多难。

  “我就爱做逆行者,先试试看嘛,反正现在文化界什么都有,我来插一脚别人也不会注意到。”

  她大体思路是有的,只不过具体的执行阮文就不参与了,她没那么多时间。

  “过些天我得出国一趟。”

  去国外进行考察,看能不能弄来几台机器。

  其实现在还处于中美蜜月期,想要购买机器应该也没那么麻烦吧?

  实在不行就买个二手的,只不过这跨越太平洋,运输是个大麻烦,所以能买新的还是买新的。

  谢蓟生知道她忙得很,“嗯,家里交给我。”

  阮文注定和其他人不一样,她会飞得很高。

  谢蓟生要做的,就是让她没有后顾之忧。

  “辛苦啦,等我从美国回来,给你带礼物。”阮文还要去研发室上班,亲了谢蓟生一口就咬着个包子走了。

  她要忙的事情太多了,过会儿还得去看看陶永安监工的那个蔬菜大棚。

  这大棚年前才勉强投入使用,也不知道有没有种出蔬菜来。

  年前研发室里的几个人说是在搞洗衣机和热水器。

  也不知道这几天有没有什么新的思路。

  现在的阮文在技术研发上参与度明显降低,和当初的亲力亲为大是不同,她直接放权让其他研究员去做。

  但凡是想法靠谱,阮文都是支持的。

  哪一样发明制造不都是在无数的试错中产生的?

  阮文并非急功近利者,她有的是耐心。

  她的支持倒是让研发室几个人挺有压力的,过去一群人哪个不是勒着腰带过日子?即便是搞研究也得考虑经费问题。

  他们之前的单位经费由国家给,但能分到个人手上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