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户家的小厨子_作者:爱吃羊角蜜(168)

“这个我咋知道,这个就得问你哥夫了。”

其实白宁还真的在煮腊肉,不光有腊肉,还有腊鱼。

腊鱼是李婆的手艺,白宁以前家人没有人会做腊鱼,所以他也不会做,但是李婆做这个挺有心得的,据说是他们以前的主家就特别爱吃鱼,李婆也是跟着他们学的。

李婆他们有东家,是很早的时候事情了,原来李婆和李掌柜以前都是大户人家的小厮丫鬟,后来主人恩典,让他们自己赎了身自己过日子去。

“这个腊鱼昨儿也就用水泡一泡,今天直接放锅里蒸熟就能吃了,要是东家想吃辣味,还可以放料炒炒。”

白宁没吃过,他听说原汁原味的东西好吃,索性就只放了一点姜丝蒸。

另外一个瓦罐里面用火慢慢煨着,里面是猪蹄,还有豌豆芽。腊猪蹄,配上才发了三四天的豌豆芽,在来一把海带,那汤简直一绝。

李婆发现东家特别会吃,而且还懂得吃,吃法千奇百样的,想法也是奇奇怪怪的,到不得不说,味道也是一绝。

比如今这一桌,桌上六个菜,只有中间的那一大盘的腊肉腊排骨是属于干菜,剩下的都是蒸的。蒸鱼,蒸酥肉,蒸鱼糕,蒸肉糕,她老婆子活了这么大岁数,第一次知道这鱼还能这么做,听说她那极爱吃鱼的前主家恐怕都不知道这个吃法。还有这肉糕,他也是第一次,不过闻着味道就特别好。

鱼糕和肉糕酥肉都是要作为年礼送出去的,白宁做了三个蒸笼的鱼糕和肉糕。

今天二十五,明天徐娘子就要回村里去了,要一直到了正月初八才会又过来,所以白宁要趁着他们还没有回去,就把这年礼给送了。

本来是没有这些东西的,但是他觉得就送腊肉也有点单调了,索性就做了这些吃的。他也问过了,这边还没有这个吃法,送这个也就图个新鲜。而且,这天气冷,只要不捂着,东西也能放个五六天不坏的,过年吃也可以。能炸着吃,也能蒸着吃,味道好,送年礼也拿得出手。不过做为了做这么多鱼糕肉糕,他们这群人可真是费了老劲儿了。

他们这边菜刚刚好,谭明这边也送了石头上山了,“小宝,过去叫你谭叔他们吃饭了。”

他自己则去打洗手的热水。

谭明请回来盖猪圈的人有八个,加上谭明则是有九个了,刚好把大圆桌凑了一桌。所以是分的两桌吃饭,唐明,他们这些男人在外面摆一桌,他和小宝,小四,李婆他们在里面摆一桌。

“明子,你这夫郎娶得好啊,就是这手艺杠杠的。”

“你这不是说的废话吗?要是他夫郎手艺不好,怎么可能在县里开个大酒楼?要我说还是明子命好。”

“说的也是哈,这可是妥妥娶了一个金元宝回来。”

……

谭明但笑不语,当初他爹和他爷他娘刚死那会,村里怎么说的,他不可能不知道什么扫把星,天煞孤星,若不是他自己立的起来还有大伯母的泼辣,可能说的还要更难听。

但是说这些话的人并不是桌子上面这些叔伯,他们虽然因为那些留言的原因并没有怎么亲近他,但是也不曾说什么诋毁他。

所以他有什么事情的时候愿意请他们。

吃了午饭,把东西都收拾好。白宁就开始制作米花糖。

米花糖做法简单,材料在昨日就已经准备好了,今天只要做好就可以了。

因为有过之前成功的先例,所以现在做起来特别的简单,而且也更有手感。把米花炒起来,炒糖浆,下米花生米,起锅定型。

这次跟先前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把所有的米花都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而是切成一大块,中间也有刀口隔开,有一部分却仍然是相连接的。但是并不妨碍吃,若是有人想吃了就直接掰一块下来。

这样做的原因完全就是为了好缝口,白宁想过了。米花糖不易保存,主要就是防潮功能不好,如果用油纸把整块米花糖都密封起来的话,只要不把油纸拆开,这米花糖应该能够保存个几天。

米花糖刚刚凉下来,白宁立马就用油纸把它密封起来。然后把红纸拿出来,准备封红封。

腊肉说是三斤,其实是没有什么准数的。谭明虽然手比较准,说是一刀肉也就一斤半的样子,如果三斤的话,拿两块就够了。腊肠的话则是拿八条,本来三斤腊肉算是九条的,白宁觉得八这个数字比较好于是就拿八条。

还有酒水,之前就准备好了的,这会儿贴上就可以了。

鱼糕和肉糕是一家两条,一条一斤,两条就是两斤。

把所有的东西都贴上红纸,然后放在驴车上。

“都小心一点,别把酒坛打烂了,中间放点衣裳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