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世子:“就是前几天的事,消息昨夜才传入晟都。”
郁北征气愤不已,但在这种事上,他能冷静分析,“其实因常年争斗,匈奴战斗力很强,草原上养出的战马优良,能够组建强悍的骑兵部队,最怕的就是他们统一。”
黎世子点头,他祖上也是靠军功授爵的,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强悍野蛮的骑兵部队最善于烧杀掳掠,大晟四个城池在统一的他们面前就是抱金的娃娃。”
抿了下唇,心情复杂。
就在前两天,他们在这皇宫中互斗的时候,晟都百姓兴奋吃瓜的时候,边境上发生了这样的事。
像是一道沉重的钟声,敲响了嘲讽的预警。
皇上最近很是憔悴,好像又老了好几岁。
难民的事缓和没多久,刚经历了白妃的事,又撞上西北匈奴的事。
如果西北部落真的统一了,这将是悬在大晟项上的利剑。
除了西北匈奴,还有大胜北越而愈加强盛的南蜀在南边虎视眈眈。
夏老将军无法远行,大晟将才青黄不接。
皇上叫皇子们去御书房考察功课时,他们都看到了他鬓边的白发。
【皇上看着有点惨。】
【这大概就是又绿又黑吧。】
【看起来很像老年人,不敢想象他和我差不多大。】这些年,不管发生什么事,皇上坚持每隔一个月考察一次皇子的功课。
小的时候就只是太学功课,慢慢长大了,皇上会加入一些政事和军事引导年纪大的几个皇子分析。
今天皇上问了太学的功课后,说的就是这西北匈奴的事。
三皇子分析了他们为什么先来大晟掠夺。
他言辞犀利,一会儿说好话,说大晟边境这四个城市比另外两个国家的富庶。
一会儿说冷话,大晟常年无战事,懈怠了,在匈奴眼里是个软柿子。
还有极为客观的话,位置上最适合抢夺。大晟北临北越,南接南蜀,西部大块土地与匈奴接壤。
太子说:“有一就有二,我们不立威,他们不会停止,必须立即解决这件事。”
“而且最好是趁南蜀有反应之前解决。”
这句话戳到了皇上最担忧的点。
最怕的就是腹背受敌。
大晟和南蜀是有国仇在的,即便五年前南蜀摄政王带皇子们来访,也不能抹掉大晟曾按着南蜀打,抢了南蜀十座城池的旧事。
皇子们一致觉得这件事应该速战速决。
大皇子说:“那可能是一场大战,大晟刚经历过旱灾,粮草能供得上吗?”
他们只是讨论,到底怎么做,皇上会在朝堂上和百官一起决定。
皇上按了按太阳穴,让他们下去。
一直没说话的郁北征忽然跪地,“父皇,儿臣想去边境。”
皇上愣了一下。
郁宁抿了下唇看向他。
他知道郁北征一直想和夏守越一样,去边境军营训练一番,这时候也是很好的训练学习机会。
可听他这么说,郁宁还是没那么平静。
此时边境不比往日,凶险万分。
皇上认真打量着他,没开口。
郁北征说:“儿臣即将十四岁,既有宏志,不该再于这皇宫中温养,也该去战场上历练一番。”
他以头磕地,“儿臣愿为父皇分忧,请父皇成全。”
皇上从座椅上站起,亲手将他扶起来,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宽慰的笑,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好,好,朕的好儿子。”
【啊,郁北征,你出息了。】
【就鼓掌吧。】
【郁北征好样的!】
【崽崽的眼神呜呜呜。】
郁宁一直跟着郁北征,也没说很多话,就一直跟着他。
一路跟着他到初阳宫。
郁北征把这件事跟德妃说了,德妃愣了一下,扭过头去。
郁北征看看异常安静的小宁弟弟,再看看母妃,挠了一下头。
他上前哄德妃,“母妃,我只是去看看,不上前线。”
“夏守越和两个舅舅都带着夏家军赶过去了,您不必担心。”
郁宁嗯了一声,也过去安慰德妃。
德妃拧着郁北征的耳朵笑,“那你可记住你说的话。”
她不是普通深闺中的小姐,从小就知道她们夏家男儿,自出生起就做好为大晟为君王战死的准备。
死守国门,开疆扩土,忠于皇上,是夏老将军从小给他们灌输的思想。
她一直知道。
只是到了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儿子身上,她这个母亲难免自私,会心疼也会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