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七零女知青_作者:蒙霄(109)

2021-05-14 蒙霄

  那些原本想着不送孩子上学、或者晚送的村民, 也都张罗着给孩子缝书包、买文具了。

  于是,在这个学校形同虚设的年代里, 甜水村的学校倒是迎来了一拨新学生。

  家长们送孩子来的时候, 给老师吃了一颗定心丸,“孩子要不好好学, 老师你直管抽他!”

  一面说,还一面严肃地盯着自家孩子。

  老师嘴角抽了抽, “体罚学生是不对的。”

  “别, 老师该打就打。”早有别的家长这样附和着。

  老师是个性情温和的人,当然不会真的打学生,但是他从家长们的话语中感知到了他们对知识的尊重。

  这才是最让他欣喜的事儿。

  在几年以后, 甜水村成了附近升学率最高的村子。

  孟妍并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影响,她就发现早晨相跟着去学校的孩子们变多了,从开始的零零散散几个,到现在三五成群,后来就越来越多。

  就连隔壁村子的孩子们都抢着要来甜水村上学。

  老支书可长了脸,某次他和孟妍抱怨,“上学的孩子太多,老师不够用喽。”

  孟妍分明看到了他脸上的得意之色。

  她的心头突然一动,提了个建议,“支书,您看让知青们去当代课老师咋样?”

  老支书一拍脑袋,啊呀他咋就没想到呢。

  知青们最赖也是初中毕业,教小学是富富有余了。不过,村里的知青有七八个,学校可要不了那么多。

  孟妍想了想,说:“当然是先紧着女知青。”

  她可不想当老师,她推荐了侯红霞。

  老支书和学校一说,那边说还需要一个。

  孟妍想到了陈磊。

  自从上回陈磊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孟妍这边,她对对方的芥蒂就没有了。

  本来他也是被顾苗撺掇的,没有必要记恨一辈子。

  谁知道,孟妍回知青点和两人一说,侯红霞倒是挺愿意,陈磊却有些迟疑。

  他望着孟妍,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侯红霞直愣愣地追问。

  陈磊:“我不想当老师,我想跟着孟知青。”

  啥?跟着妍妍?

  侯红霞当时就站起来,隔开了陈磊的视线,“我告诉你啊,妍妍有对象了,你别瞎掺和。”

  “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陈磊脖子都红了,语无伦次地解释了半天。

  侯红霞听得一头雾水,不过孟妍倒是听明白了。

  她问陈磊,“你想参与修建蓄水池?”

  陈磊猛点头,还不忘看侯红霞一眼。

  那意思很明显:一样是女知青,理解力咋差别这么大的?

  侯红霞:……

  不是,就你那支支吾吾的样儿,能听明白的人都是神仙。

  所以,她家妍妍是神仙!

  孟妍有点意外。

  看来陈磊这是对基建有兴趣了,这是好事。

  陈磊今年二十五岁,如果能在这个年纪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也并不晚。

  几十年后,很多人奔三奔四都还浑浑噩噩的。相比较而言,陈磊还算是醒悟早的。

  而且,在未来的十几年里,华国的基础建设都会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正好需要陈磊这样的热血青年。

  “行,我找机会和乡长说一声,项目一开始,咱们就参与进去。”

  陈磊一脸兴奋,连连道谢。

  其他知青知道了两人都在孟妍的安排下有了去处,心里都是说不出地羡慕。

  倒是没有妒忌或者记恨孟妍厚此薄彼,侯红霞就不说了,那是孟知青最好的朋友;至于陈磊,为了孟妍做了污点证人,也是冒了风险的。

  不过,大家都是正在迷茫期的年轻人,特别需要身边有孟妍这样的人。

  知青们纷纷过来让孟妍给他们建议,倒是让孟妍有些紧张了。

  她想了半天,终于道:“大家在劳动的间隙,好好复习下高中的知识吧。”

  有脑子的灵活的人反应过来,“你是希望我们上大学?”

  孟妍点点头。

  有人提出了质疑,“现在不都是靠推荐上工农兵大学吗?”根本不需要咋学习。

  即便是去了大学,其实也是混日子。

  恢复高考是发生在明年的事儿,孟妍也不能说得太清楚,以免被别人怀疑。

  她只是含混地说:“知识,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你们学习就是了。”

  共同经历了一些事,知青们对孟妍有一种迷之崇拜,闻言也不反驳,还真的开始天天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