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七零女知青_作者:蒙霄(168)

2021-05-14 蒙霄

  “县长同志,方案通过了吗?”

  县长笑着看她,“通过如何,不通过又如何?”

  孟妍眨眨眼睛,想了一会儿,回答道:“通过了,就根据您的指示进行下一步工作;若是没通过,就再想办法完善呗。”

  这理所当然的语气倒是让县长刮目相看,“嚯,你这心态倒是挺好。”

  转而看向乡长,他批评道:“你就有点沉不住气了。”

  乡长点头承认,还是忍不住问:“那到底通过没?”

  “通过啦!”县长笑眯眯地说。

  “明天会研究下一步的如何执行。但无论如何,方案是定了。”

  县长心里也很高兴,只是在会议室里不方便表露罢了。

  如今正是根基未稳的时候,如果这个方案能够成功,增加了亩产量,那在他的政绩上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到时候,看看副县长之流还敢不敢扎刺儿。

  县长不是软柿子,只是现在没有到和副县长撕破脸的时候。再说了,口舌之争有什么意思,还是得在政绩上见真章。

  方案是乡里提的,当然试点会设在乡里。县长把这个意思一说,即便乡长事先有了准备,此时也高兴得不行。

  他就差指天立誓了,说啥也要把这方案好好落实了。

  县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是相信你的,好好干。”

  乡长重重地点了点头。

  说完了正事,乡长看了看孟妍,对县长说:“孟妍同志在这件事上功不可没,您看是不是开放个编制?”

  县长诧异,“咋,孟妍同志没有编制?”

  乡长就把孟妍的来历说了一遍,县长表示理解,他打了个电话,和不知道是谁说了几句,放下电话嘱咐孟妍过几天过来填一下信息,下个月就是乡里的正式工作人员了。

  孟妍没有想到这件事这么容易就解决了。

  她感激地对县长道谢,后者笑着说:“你别谢我,该谢谢你自己。”

  如果不是她如此努力,提出方案并且完善了它,县长也根本不会给她这个例外。

  孟妍跟在乡长身后从县委大院出来,她说要请乡长吃饭。

  “我知道,如果不是您想着,编制这事儿就解决不了。”

  本来就是,县长那么忙,怎么会记得她一个小知青有没有编制?

  乡长原本也没想居功,但是被人感谢的滋味还是不错的。

  但显然让下属请客是不合适的。

  “走,咱们去吃顿好的,我请。”

  忙碌了一上午,此时尘埃落定才觉着饥肠辘辘。正好也到了饭点儿,饱餐一顿再回去正合适。

  国营饭店的菜很好吃,但显然乡长的注意力不在这上面,他一直在谈论方案。

  “真的,小孟同志,如果真能落实,可是有利于乡里、有利于县里的大好事。”

  孟妍深以为然。

  这个年代,大家缺的就是粮食,如果能提高产量,可以解决最大的问题。农民也可以安居乐业,乡长这个基层干部的工作也好做一些。

  “小孟同志啊,你真是咱们乡里的大功臣。”

  乡长举起茶杯来,神色郑重。

  “我就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乡长,您这……”

  这也太客气了。

  孟妍端起茶杯和乡长碰了一下,大大地喝了一口。

  “说起来,这件事梅老的功劳不小。”孟妍吃了一口菜,这么说道。

  如果没有梅老出可行性报告,县长也不能依据这个再次进行表决、继而改变结果。

  乡长非常赞同。

  “那小孟你看,该给梅老啥奖励?”

  孟妍也不知道梅老喜欢啥,便说要回去问一问。

  乡长欣然同意。

  “只要不过分,乡里尽量满足。”

  在这个年代里,大家都以为知识不重要,其实完全是扯淡。这件事就是例子。

  无论是学识渊博的人,还是专于一行的人,在那个年代都应该被看重、被尊重。

  像梅老这样的,简直就是县里的宝贝疙瘩。

  乡长想着,以后还免不了麻烦梅老,也乐意提前把关系处好。

  *

  乡里有食堂,大院里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在食堂解决午饭,小刘也不例外。

  他知道孟妍和乡长去了县里,也没有给两人打饭,吃饱了以后就回到了办公室。

  趁着还有一会儿上班,他想打个盹儿。

  可趴了一会儿,他无论如何也睡不着。

  不知道方案怎么样了,这方案是孟妍提的,如果过不了,她会不会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