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七零女知青_作者:蒙霄(198)

2021-05-14 蒙霄

  孟妍跑过去,老支书也发现了她,“你可算是来了,这两天那位梅老问了你好几回。”他指了指队伍的前头。

  孟妍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看到了梅老的侧脸。他垂头给大家讲解着什么,脑袋上没有戴帽子,花白的头发随着风微微地动。

  看着意思,梅老已经成了专家队的领军人物。

  她望着梅老,冷不防后者突然回头,看到孟妍招手让她过去。

  几个专家都转过头来,盯着她。

  孟妍其实今天只想旁听的,和眼前这些专家们相比,她只算个门外汉。想着这几天多听听看看,恶补下知识。

  可是,既然梅老叫她,她也不带怕的。

  大大方方地走到队伍的前头,对着梅老笑了笑,又和各位专家打了个招呼。

  “专家们好,我是孟妍。”

  听到这个名字,几位专家面面相觑,有人失声道:“你就是那个提出这个增加亩产量方案的女知青?”

  孟妍点点头。


  专家们都十分惊讶。

  早在最初开会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这个方案是一个女知青提出来的,却没有想到原来是如此年轻的一个女孩子。

  看她目光灵动,估计最多也就二十出头。这么年轻,能有这个实力?

  “我可以证明,这个方案就是孟妍提出来的。”

  梅老把大家的反应都看在了眼里,此时开口替孟妍证明。

  听到他这样说,大家的怀疑才去了大半。

  梅老虽然是后来才加入专家组的,但他很快展现了自己的专业度。后来有人认出他曾经是A大教授,名字出现在日报上的。

  专家们都是一心向学的知识分子,性格都比较直爽,他们承认一个人的标准很简单,那就是看这个人是不是有真才实学。

  对待梅老是如此,此时对待孟妍也是如此。

  有人好奇地问孟妍为什么会想起提出这么一个方案,她笑了笑说道:“我从京城来到这里,亲眼看到村民们的贫困生活,就想着尽一份力。”

  “其实,我只是提了一个建议,后续方案的完善主要是梅老的功劳,我们乡长也非常支持。”

  她的态度大方,让专家们对她的印象更好了一些。

  人有时候就是这么逆反。

  如果孟妍大言不惭,说整个方案都是她的功劳,其他人肯定不会相信;可是她现在说自己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很小,大家反而会认为她是在谦虚了。

  有人就说孟妍太自谦,“就连梅老都给你担保了。”

  梅老看了孟妍一眼,问她:“带笔记本了吗?”

  孟妍还真的带了。

  临出办公室的时候,她从抽屉里拿出这个崭新的笔记本,就是想着这些天跟在专家们身边,遇到什么不懂的、或者重要的知识都要记下来。

  梅老嗯了一声,吩咐道:“这几天就就跟在我身边,每天好好学,每周我检查成果。”

  孟妍……

  所以,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又回到了在图书馆时那样吗?

  那时候,梅老就是隔几天让她带几本书回去,不仅要认真看书,还要认真做笔记。

  其态度之严肃认真,不亚于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

  孟妍讪讪地笑,硬着头皮答应了。

  梅老这才满意,带着队伍继续往前走,时不时和专家们讨论几句。

  好几回还抽空看向孟妍,那眼神很明白:好好听讲,好好记笔记。

  孟妍跟着把大半个村子的田地都溜了一遍,结束的时候天色已经黑透了。幸亏郭明早有准备,把几支手电筒分给大家。

  很快,田地里齐刷刷地亮起一排光亮。

  “今天只能到这里了,明天咱们七点半集合,继续勘测。”梅老说道,语气中似乎颇有遗憾。

  孟妍几乎可以肯定,如果不是因为晚上光线不好,这位老人都愿意在田里待一夜。

  而其余的专家们也都发出了无奈的低语,商量着明天要早些起。

  这就是早些年专家们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来自于自身很高的道德标准,还来自于对本专业的无限热爱。

  孟妍又是佩服又是崇敬。



第100章 100

  孟妍打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地回了家, 进门就看到了柜子上堆了满满的礼品。

  “奶奶!”她冲着灶间喊,“今天谁来过了?”

  正在热饭的陈大娘掀帘子进来,“是陆老爷子和明野。”

  说完了,她嗔怪地看了孙女儿一眼, “你这孩子, 提前也不和奶奶通个气。人家今天上门说订婚的事儿, 我着实迷糊了一阵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