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晞(重生)_作者:清欢慢(10)

2021-05-21 清欢慢

  “出宫,我要去看二哥。”她语气坚决不容置喙。

  “二公子?”桑染望了眼天色道:“他定然不在城中,若宫门落钥前回不来,还得先去跟皇后娘娘说一声吧?”

  听到皇后,安平晞不由心生厌恶,如果可以最好今生不见。

  “别管这些,我现在只想快点见到二哥。”

  前世皇后设计害她,却对外宣称她癔症发作失足坠江。

  事成定局,她留给世间最后的形象是一个可怜的怨妇、可恨的疯子、可笑的傻瓜。

  安平晞隐约记得,二哥的死讯是从茶楼说书人口中听来的。

  那天正好是他们同时出殡之日,偏生那一日她从藏身之处偷跑了出来。

  有些事情记不清了,但二哥的死委实过于蹊跷。

  他在冶铸局十年,从未出过半点意外,怎会失足跌入炼炉?

  桑染不知眼前之人已非昔日的小姐,但看她心急如焚的样子,却也不敢怠慢,急忙下去安排了。

  * *

  安平晞在家排行老三,长兄安平曙长她八岁,武艺超群足智多谋,在军中威望极高,自幼便最得父亲器重。

  次兄安平曜长她五岁,性情孤僻桀骜不驯,且武艺谋略皆不如兄长,处处都被压过一头。


  其后入学几年皆无所成,以至于被文思敏捷才气斐然的幼妹赶超。

  他不喜读圣贤书,也对经史人文、天工地质、法令时局、排兵布阵等兴味索然,独爱钻研冶炼和铸造器物,对相关技巧理论皆如数家珍。

  母亲苦口婆心劝了无数次,父兄也是没少耳提面命。可无论别人怎么说,他依旧我行我素。

  他虽脾气乖戾,但与妹妹自小亲厚。

  当年举家南渡,八岁的安平曙跟着父亲浴血奋战摆脱追兵,五岁的安平曜抱着一把佩刀,始终守着虚弱的母亲和襁褓中的幼妹。

  安平曜十四岁时想进冶铸局,但掌管冶铸局的官员哪里敢收大将军的公子?

  安平晞时年九岁,本就聪慧过人,自然明白其中利害。

  一旦安平曜入了冶铸局,便等于断送了仕途,以后再难有机会接触军政大权,别说成为父亲的左膀右臂,就算婚事怕也难找到门当户对的。

  她自然盼望哥哥能从军或入仕,好有个锦绣前程,这样她面子上也好看。

  而且安平曜俊秀白皙气质卓然,如鹤立鸡群。她可舍不得这样漂亮的哥哥,以后变成个灰头土脸的粗蛮汉子。

  但安平曜心意已决,即便挨了家法趴在榻上动弹不得,还不忘翻看手中的《燔(fan)石纪要》①。

  她去探望,本想劝他改变主意,却被他眼里少有的光彩打动,决意相助并尊重他的选择。

  事情远比想象中艰难,她绞尽脑汁能说上话的人全找了,包括向来待她和气的天同帝,但都无济于事。

  解铃还须系铃人!

  她最终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让二哥为父亲精心打造一副战甲,自己去游说与安平家同期南下的故旧亲眷,她仗着年幼嘴甜脸皮厚,加之长辈们的宠爱,最后总算拉拢了一帮叔伯兄弟帮忙搭腔。

  恰好年底大哥订婚,府中一片欢庆,父亲向来好面子,又极重义气。

  安平曜趁他三杯酒下肚心情大好时献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在场诸人齐齐鼓动,气氛使然,父亲只得勉强首肯,虽也提了一堆条件,可无论如何,安平曜夙愿得偿。

  回头想想,这是她为二哥做过的唯一一件事吧!与后来二哥对她的维护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

  可他们最终反目,到死都没来得及化解。这是她百年后忆起平生时唯一的遗憾。

  * *

  刚出宫门便遇到家丁来报,说二公子尚未回府。

  安平晞匆匆登车,吩咐道:“去冶铸局。”

  桑染忙跟上去,忧心忡忡道:“冶铸局在青鸾山中,离城百里,我们真的要去吗?”

  安平晞抬手抚了抚脖颈道:“你不想去的话就下车!”

  “去!”桑染忙坐定,朝着车外传话。

  马车很快驶出天市城,从西门而出,顺官道一路往西北疾行。

  夜幕降临时,马车终于进山。

  “小姐,为何突然想见二公子?”桑染小心翼翼地询问。

  安平晞默不作声,掀起车帘朝外望了一眼。

  进山之后每个路口皆设有关卡,但将军府的马车却可以通行无畅。

  又行了一个多时辰,车速渐渐变缓,桑染掀开车帘朝外探头,看到远处山坡上红光漫天,仔细看去像是一座巨大的灶膛,周围搭着高大的脚手架,时有手持火把之人上上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