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默默站在那里,看到镜中映出一个苗条纤细的少女身形。
安平晞往前走了两步,抬手轻抚着细腻柔滑的面颊,镜中人肤如凝脂玉白无暇,眸清似水眉如远山,面庞还透着几分纯澈稚气,可眼中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寒。
与眉眼弯弯平易近人的薛琬琰比起来,她的确算不得可爱。
她抬手轻轻覆住了双眸,心想着这样看的话应该会温婉可亲一些吧?
虽不敢下定论,但她隐约看出来父亲心中有鬼。
他以前可从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数落她,而她也不会听之任之逆来顺受。
便在这时,桑染匆匆进来道:“小姐,二公子在楼下,您先去见见再沐浴更衣吧!”
她抬手揉了揉僵硬的脸,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这才举步走了出去。
楼梯口有一排朱红色如意菱花窗,壁桌上的青釉弦纹瓶中插着一簇硕大繁盛的芍药花,烛光下与朱红窗棂相得映彰,甚为瑰丽。
安平晞走下来时瞧了一眼,吩咐道:“把花撤了吧!”
桑染微怔,下意识道:“为何?”
“芍药别名又叫余容、将离、离草,听着不吉利。”她也不多做解释,在桑染诧异的目光中转了出去。
安平曜坐在楼外檐廊下,靠着柱子闭目养神,头顶灯影憧憧,落在他俊毅的面上,显得阴晴不定。
安平晞走过去在他旁边坐下,轻唤了声二哥。
他没有说话,拿起旁边的食盒递了过去。
安平晞随手接过,竟觉得沉甸甸的,忙转头交给了身后的桑染。
桑染忙命人移来一张小几,将食盒中的菜品一一摆了出来,一道虾羹、一盅九丝汤、一碟绣球燕窝并一盘素烧鱼。
她心底阴霾一扫而空,不觉眉眼含笑,甜甜道:“哥哥这是怕我饿着了?”
安平曜双手捧着脑袋,闷声道:“难得你出去玩还记着我,就当投桃报李。”
她平常都唤他二哥,心情特别好的时候便唤哥哥。
但安平曜心事重重,自然没有觉察到。
“我给你带的糕点好吃吗?”安平晞甜甜道。
安平曜不由眉头舒展,望向她道:“好吃。”
安平晞笑的更甜了,在他结实的肩膀上锤了一把,打趣道:“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居然喜欢吃甜品。”
安平曜窘迫道:“你可不许在外人面前说。”
“外人?你指的是?”安平晞凑过去,眨巴着眼睛道。
安平曜将她脑袋推了回去,道:“快吃饭。”
安平晞虽没胃口,但还是趁热吃了些菜,又喝了几口汤羹,这才让桑染撤下去。
“二哥,你如今在东宫当值,云昰可有为难?”安平晞漱口回来,看到他满面倦容,不由关切道。
“有些事我只是不想做罢了。”安平曜打起精神道:“如今既然做了,就必定会做好。我一个男人家有什么好担心的?你若不喜欢太子了不嫁就是,反正二哥总会站在你这边。”
安平晞直到他所言非虚,前世他回到府中将一切打理得头头是道,待人接物无可挑剔,就连满肚子花花肠子的大嫂也无可奈何,只得撂开手退回内院养病。
可那时他们日渐疏远形同陌路,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实在太过残忍。
她缓缓靠在了安平曜肩上,由衷道:“谢谢哥哥!”
安平曜没有说话,只像幼时那般侧过脑袋,亲昵地贴了贴她的额头。
“哥哥!”
“嗯?”
“以后无论发生何事,永远不许跟我疏远。”
他竟也不多问,只说了一个字,“好!”
**
薛琬琰生辰过后没两天,宫里就传出天同帝病危的消息。
安平晞心中忐忑,忙派人去给薛琬琰送信,想与她见面。
薛琬琰很快回信,约她在上次的地方相见。
父亲怕朝局有变,一早便进宫了,大哥也赶去碧灵江大营稳定军心,府中便再没人拘着她。
安平晞匆匆赶到太平楼,报了薛家的名号后,立刻便有侍者热情地将她引至楼上,并说主人已经等候多时。
薛琬琰这么早就到了,竟有点出乎意料。
安平晞心急如焚,匆匆掀开垂帘奔了进去,正欲问她是不是得了什么消息,却发现薛琬琰并不在。
原本的红泥火炉已换成了形制古雅的陶炉铁壶。
有个黑衣男子盘膝坐与窗下,正自优哉游哉地烹茶,茶香氤氲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