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为官指南_作者:枝问雁(152)

2021-05-24 枝问雁

  而像杨云清他不出意外,肯定是可以留着这京城中做官的,除了翰林院,六部能分配到哪个这个也都是不确定的事情。

  杨云清很快就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去了,他和老师告辞之后,就坐上马车回去了。

  回祁县的路上,他一直手里拿着一卷手札,这是任次辅让他带回去看的,里面都是任次辅自己总结的一些“政事案例”,当然还给了他其它的几本书,他全都带到马车上留着路上看了,不然这一路上时间无聊,也没有什么好打发时间的。

  一个半月之后,杨云清终于回到了祁县。他刚回到家的第二天,便有人来上门拜访,杨云清听门房一说,才知道来的人是本县的新任知县。

  这新任知县姓周,在原来的秦知县调走之后被派到这来任职的。

  前任知县秦知县他当年考核期满的时候,凭借着杨云清这些年给他带来的大笔政绩,成功升了官,到了一个富庶之地任了知府。

  在他去上任的那一刻,他可是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官职居然还能往上升,他本来还以为自己的官路就要走到头了呢,毕竟这偏僻县城很难做出什么政绩。但是万幸,他遇上了杨云清。因而直到他走了之后,对杨云清这个还未及弱冠的少年都是十分感激的。

  而这个新来的周知县,他可是靠着家里的人脉,好不容易才运作到这个祁县的。放在以前,这祁县根本就没有什么抢手的,基本都是得罪的人或者是能力差没有人脉关系才会被分配过来任官。但是自从几年前就变了,这祁县简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了起来,隐约之间,已经要成为了徽州府第一大县。

  之前在任期到了统一考核的时候,上面下来的人一统计才发现,现在这祁县,不论是税收还是人口,都已经有在本省领头的趋势,更别说这逐日正鼎盛的文风还有教化了,这整个县城,现在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识字算数,连着那县城之外的村子,大多数孩子特别是女孩,几乎也都去读了书识了字了。

  杨云清他在祁县这边,投了有几十万两的银子了,就像现代的那句话说的“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这么多银子砸下去,祁县怎么可能不起飞,更别说原本的秦知县他还满是斗志,也一心扑在建设县城这件事情上。

  现在的祁县,每天都有许多的外来人口搬到这,有的是找了关系,彻底把户籍落在这里,有的是没能把户籍落在这,就先买或租住在这,这些主要都是因为祁县这边的教育,只要是孩子都能入学读书,表现好以后还给分配工作,这个怎么可能不吸引人?

  虽然许多人百姓也没有读书认字,但是最简单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不说科举了,单说现在这县城里招工,都是会认字算数的优先了,还有不少人,就因为这个还当上了掌柜的,他们自然也想自己家的孩子以后也能混个掌柜当当。要是家里有条件,就凭着这些未来的好处,谁不愿意送家里的孩子去?

  杨云清虽然也在周围几个县城也建立了几个书学院,但是太少了,到底不如祁县这边多,僧多粥少,根本抢不过。

  现在祁县这边就有免费的机会,他们自然也要来这试试,看看能不能把孩子也送进去读书了。

  周知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来到了祁县,这边他刚来的时候,虽然之前的秦知县已经将大部分都建设的差不多了,但是到底时间还是尚短,还有许多都只是起步阶段,他还大有可为。

  只要他在任期里干的好了,相信估计到时候考核的时候,他也能像秦知县一样,因为政绩升官进爵,这个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他现在才过而立之年,如果最后能成 ,以后仕途肯定能更顺一些,也不枉他用了那么多人脉关系,才争取到被分到这里任职。

  当然,他都知道,这祁县一切都是因为什么。说到底还是因为这祁县出里杨云清这么一个人,除了书读的好,关键是短短几年积累了大笔财富,迅速富了起来。

  但是这大周各府各县,哪个没有几户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这说到底都是因为这个叫做杨云清的少年大方慷慨,毕竟几十万两,不是谁都能捐出去就捐出去的。

  再加上现在,这个杨云清还考取了状元,更是大周朝这建国一来唯一一个连中六元的,以后定是前途无量,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和杨云清打好关系都是一件好事,他以后这政绩少不得还得仰仗他。

  因而为了表示诚意,他是亲自上门拜访,而且这杨云清现在是有功名在身已经授官的人了,他肯定也不能随随便便就让人家到县衙去见他 ,要真是那样,肯定该把人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