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周这边负责到这边的接引的官员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他们都是有过招待使者的经验的,为官这么多年,也迎接过好几次使者的,以往这些使者哪次不是趾高气昂的,还提出各种无理的要求,哪像这次,半个要求都不敢提,还要小心翼翼的向他们打听消息!
虽说不必对这些使者捧着奉着,比起以前接待使者的时候要做的事情少了很多,但是该有的震慑也是要有的。所以这个时候,京城比起以前,每天都有专人洒扫各处,治安也要严了不少,每天都有京城府尹派的将士们四处巡逻,身上配备的武器还有甲胄都是新做的,他们可不能在这些外族的使者面前失了大周的面子。
而那些使者他们也很久没来了,此时对大周京城这边的变化也是十分惊奇。那平坦的水泥路让他们十分震惊,甚至是不敢置信,当然若是他们知道那水泥的成本也不高,他们怕是要更加惊讶了。
更别提大周这边百姓早已用惯了的水泥镜子了,这些使者见了之后,更是发出了井底之蛙般的感叹。好几个使者趁着这个时候还不必去面见大周的陛下,赶紧让属下去京城里售卖这些东西的地方买了不少回来,他们以往哪里见过这个呢,可不得稀罕稀罕了。
大周这边也没有阻止,只是却私底下派人盯着他们,防备着他们可能有其他的动作。
而此时杨云清他正面见皇上,和皇上说起了关于边关那边他们和那些草原部落各族“互市”的事情。
第144章 互市 现在大周靠火|药的确狠狠震……
现在大周靠火|药的确狠狠震慑了那些胡人一番, 让他们轻易没有胆子敢来冒犯大周。但是若是胡人他们连生存都无法保证了,他们很有可能就会豁出去,旧态复发, 不顾生命地开战, 毕竟他们如果都要饿死了,肯定会奋起一搏。
所以杨云清觉得, 现在正值百年难遇的和平之际,正是该趁着这个时候在边关设置“互市”机构, 让那些胡人可以同大周的百姓互通有无。
以前类似“互市”的想法不是没有人提出, 但是那个时候大周与胡人经常开战, 也没有像如今杀伤力巨大的火|药震慑, 即使在边关互市,大周和胡人双方也是谁也不信任谁, 生怕一不留神,对方就会开战。
现在这个时候开放互市,胡人他们碍于火|药威慑, 在互市之时肯定不敢动手脚,大周边关的百姓也可以放心自己的生命安全。
等开放互市之后, 大周这边可以向草原各部落的胡人出售大周这边的粮食、茶叶、盐等生活物资, 这些对于长期在草原上居无定所的胡人来说, 都是稀缺珍稀物品。在以前他们获得这些东西的手段都是劫掠边关百姓, 但是很多时候大周这边的守卫严密, 他们很少得手。所以更多的视乎他们都是从那些敢深入草原内部的商人那里购买。
只是敢深入草原的商人很少, 因为一不留神就是丢掉性命的事, 许多大部落还知道可持续发展的意思,明白若是把这些商人杀了,以后就没有敢深入草原和他们交易了, 但是许多小部落可不在意这些,他们连下顿都不知道在哪呢,那还能关心别的?
所以尽管大部落会对这些深入草原的商人庇护一二,但是每年在路上被小部落杀死劫掠的商人还是不少。也因此,每次这些商人带来的粮食、盐、茶叶等在大周司空见惯的东西,到了胡人这边都能被卖到千金。
长此以往下来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商人出的价越来越高,草原上劫掠商人的部落越来越多。
这一切不外乎“生存”二字。
若是开放互市,胡人可以正常地和大周边关的百姓交易,他们也不会冒着生命的危险想着去开战。而且胡人那边的马牛羊的确算得上是一种不错的交易资源。胡人对养马的确有一套,他们那边的马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上等的良马,在许多爱马之人的眼里,一匹宝马可价值千金。大周这边市场上的牛羊长期是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尤其是牛,开放互市之后,胡人那边往这边输入多少都是不嫌少的。
总得来说,互市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而乾宁帝他听完也自然觉得是可以一试,毕竟怎么看大周这边都不会吃亏。
乾宁帝动作很快,他马上就传令让内阁的其他几位大人过来,商讨此事。魏首辅知道这是杨云清提出来的之后,虽然内心里想反对,但是他也能看出此举的利处,知道皇帝此时肯定是赞同此举的,他就算反对也没用,所以纵使他对杨云清有意见,这个时候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