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知县看到杨云清这不喜形于色的表现,心中对他的评价就更高了。当然这些杨云清都不知道,他默默的出去了。
外面海伯一直守着,见少爷出来,赶紧迎了上去,只是具体情况也不敢多问,怕影响了少爷的心态,只是看着考篮里那量没少多少的肉饼,海伯立刻让人马车驾快一点,好快点让少爷回家吃口热饭。
杨云清回到家后,吃完饭继续进了书房,接着按照平时的模式复习,并未放松自己。而这个第一场考完,很快就“发案”,也就是放榜,杨云清看到自己的座号居正中,且提高一字写着,便知道自己便是这第一场的第一名了。按理说第一场是正场,几乎这一场的第一名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基本就是县试第一名了,只是杨云清依旧不敢放松的太早,耐心地准备着下面几场考试。
而接下来的四场,考的也就是经文、论还有赋,以及每年几乎都有的默写《圣谕广训》了,杨云清驾轻就熟,每次几乎都是提前交卷的。而秦知县每场考试也是一直殷切的盯着他,这也让杨云清有了些许压力,不过也没有影响什么。
几场考试杨云清都考的很顺利,或许就因为只是县试,在杨云清看来,整体难度不大。考完之后,便是等待放榜的时间了。
虽然最后结果未出,但是与杨云清相熟的知道之前正场结果的人也都基本猜到,这次不出意外,县案首这个名头便肯定是会落到杨云清头上的。
一时之间,尽管结果未出,也有不少人开始对杨云清提前恭贺了起来,只是杨云清并未飘飘然起来,而是继续保持低调。而至于李高朗还有王向松,在他们把文章默写下来交给夫子看的时候,夫子根据杨云清的文章,也大概估计了一下他们两个的成绩,其中王向松排名应该会很靠前,毕竟他上次下场的时候火候就到了,更别提又磨炼了两年,而李高朗,夫子估计基本也能中,只是排名肯定会靠后一点。
李高朗对此没有什么失望的,毕竟他是清楚自己水平的。
很快就到了放榜的那一天。天刚刚亮,便有人守在那边,等着放榜的那一刻。杨云清看着前面拥挤的人群,也不想和他们去挤,便自己找了个茶楼坐着了。
“少爷,中了!中了!第一名,是案首!”。很快,来福激动地冲着杨云清跑了过去!
第23章 县案首 杨云清听到来福的声音,抬头望……
杨云清听到来福的声音,抬头望了过去。他起身,本想过去看看,只是看着那边围着的一圈又一圈的的人,他停下了脚步。
“少爷,您中了,是案首啊!”来福看着杨云清平静的表情,以为是没有听到,就又说了一遍。
此时,周围的人听见来福的话后,也纷纷好奇地朝着杨云清望去,并且感叹道:“如今可真是英雄出少年呀!”
杨云清感受到了周围注视的目光,没有在意,他朝着来福问道:“你可看了高朗和向松兄的名次?”
“看了,少爷的两位同窗,一位是第四十名,一位是第三名。”
听完,果然是和夫子估计的相差不多,杨云清这才放下心来。
“既然这样,我们回去吧。”杨云清之前才名不显,若不是这次拿了县案首,几乎没有多少人认识他,现在的那些考生见案首被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拿到了,自然想看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而自从来福喊了那几声后,一直有人过来悄声观察着杨云清。而杨云清他现在一点不想被人当作猴一样的围观,只想着赶紧回去。
而此时的杨府,海伯一直在门口等着下人来报喜,只是还没等到自家下人,就等到了县衙的衙役。
“恭喜了!杨云清杨少爷中了案首!不知道杨少爷可在?”来报喜的衙役一脸喜色的对着海伯说道。
“你说的可是真的?我家少爷真的中了案首?”海伯有些激动。
“诶,这您就放下一百二十个心,放榜时我看的是清清楚楚的,没错。”
“啊!这可真是上天保佑,老爷啊,您泉下有知也该放心了。”说着抬起袖子拭了拭因为激动冒出来的眼泪。
“这是一点银子,辛苦你跑着一趟了。”说着就难掩激动地从腰间把荷包直接解了下来塞给了来报喜的衙役。
衙役一边拿着荷包一边笑着说道:“您严重了,我这也是来沾沾咱们这县案首的喜气。”只是走的时候颠了颠手中的银子,想着不枉他跑得那么快,抢在其他人之前来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