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出征,阿青只带了他与涂西奉。
其余官员协同陆旷之留下处理应城事物。
又过了一段时间,闻肇终于送来了另外剩下的那部分俘兵。
杭拾甫把人接收了后,直接把人投入军营里。
他们本就没什么练兵之法,一直都是按照阿青的法子那么练的。
无论多狂多傲,以前是将领还是普通的兵卒,丢进去打几顿,饿几顿,磨了几次就听话了。
索性阿青也不期望要带出什么虎狼之师,她只要能用,听话就行。
不过这种毫无章法的练兵之法对于他们竟卓有成效。
不过短短几天的时间,光看那些人的眼神就明了。
也是与其用规则框住他们,从头来把人训练成自己的,不如让他们自己知道好歹。
毕竟上了战场可没人想死。
半个月以后,陆齐嘉传来消息,去往昌州的路已经畅通无阻了。
接到消息的第二天,阿青率十万大军带着杭拾甫,涂西奉离开了应城往昌州而去。
在途经那两城时还未走近,远远就看见了其府官已经带领城中众全员在城门口迎接了。
在迎阿青入城时,态度恭敬诚恳,由此可见陆齐嘉此事确实做得很好。
此时陆齐嘉已经离开了,他带着人去往其他地方了。
只因在此之前,杭拾甫曾传信给他,让他将继续上路,游说他们原定的其他城池。
大军只在两城做了短暂的停留就直往昌州而去。
阿青带着大军在距离昌州城不足百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阿青来得这么明目张胆,武昌侯很快就得了消息。
昌州城内,武昌侯将手里的笔放下,冷哼一声:“不知死活的东西,她应青以为本侯是京都的那些废物吗,会任她踩到头上来作威作福?”
一旁的心腹却觉得不安,皱眉斟酌了一下说:“侯爷,这应青不是常人邪乎得紧,咱们不能掉以轻心。
属下听说,不仅京都,之前四侯攻打京都之所以失败,也和她有关。”
武昌侯闻言不以为然:“本侯承认她应青了不得,不过打仗不是儿戏。
她一个女人能领兵上得了战场?况且据本侯所知,她应城也没有将才,谁能领兵。
打仗可不是光靠她一人就能行的。”
心腹听了这话,觉得武昌侯说得有道理,便点头称是:“侯爷言之有理。”
此时另一边,军帐之内只有阿青,杭拾甫,涂西奉三人。
杭拾甫和涂西奉皆是面色凝重地研究着昌州的地图,在想要从何处入手。
只是两人都不是领兵打仗的人,看了半天,也一无所获。
打仗不似旁的事,纸上谈兵可是不行。
与之相反的是,阿青依然一派悠然之色,不见半点忧心。
杭拾甫和涂西奉看了半天没看出个所以然,只能问到阿青:“城主,昌州城我们该何时出兵,从哪里入手?”
阿青手里同样拿了一份昌州城的地图草图。
虽是简单,但是大部分的地理位置都能表现出来。
她已经看了好一会儿了,脑子里已经转过了好几个方案了。
武昌侯有一件事了错了。
阿青在来这个时代之前不是没有上过战场。
想当初,比之这里更混乱的地方她都去过,却是常年驻扎。
□□时代和冷兵器时代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四处埋伏,连下脚往哪儿走都是有规矩的。
稍微行将踏错,就是一死。
阿青是不会带兵,往往是独来独往。
可是打从一开始她练出来的兵,磨出来的刀,就是按照当初她训练的方法来的。
只是更粗糙罢了,这样练出来的兵,什么样的环境不能适应。
阿青把手里的草图扔在桌子上,说:“后天直接出兵。”
涂西奉一愣:“会不会有些急了?”
杭拾甫也接着问:“我们怎么打?”
阿青抬眼看向两人,摩挲了一下指腹,轻描淡写地说:“直接到城门口叫阵。”
两人又是齐齐一愣,这是没有章法,直打啊?
这能行吗,会不会太草率了?他们只有十万兵马,武昌侯手里可不止这个数,他们能以少胜多吗?
两人心中不禁有了疑问。
阿青看出了两人的眼中忧虑,指着桌上的地图说:“要想打下昌州只能硬来。”
两人怔仲间忽然明白了阿青的意思。
昌州不比其他城池地处要地,四通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