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SD就是一种应激障碍。”
庄白桦听到这个缩写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我也有PTSD”,他对偏执这个属性神经过敏。
赵医生说,当人经历过大型灾难或者极度威胁性的事件之后,产生严重的心理创伤,最后形成精神障碍,难以正常生活。
PTSD全称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长期应激障碍,可以长达数年。
最典型的应激障碍来源于战争,不少参与过战争的军人在回归和平社会后,无法摆脱战争的阴影,有人在安静的时候还能听到炮火的声音,有人反复梦见战场的景象,持续性抑郁痛苦。
现在网友们经常开玩笑说自己对某件东西PTSD,实际上PSTD是一种严重精神疾病,因为得了PSTD的人,必定经历过恶性暴力事件,如果不介入治疗,患者很可能自我毁灭。
卫丛森平日很爽朗热情,从没提过自己的事,可能是一种回避心理,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一旦达到某个条件,过去的记忆被唤醒,他就会被激怒,重新进入曾经经历过的状态,不顾一切地毁灭任何事物,包括自己。
这确实是一种应激障碍。
从卫丛森的破坏性表现来看,他应该经历过大规模暴力流血事件,才会想重演现场。
赵医生说到这里,顿了顿,才继续说:“我见过的大型暴力流血事件全只出现在电影里,那个人具体经历了什么,我想象不出来。”
庄白桦同样沉默片刻,对赵医生说:“谢谢赵医生,我明白了,等我多掌握些信息再来请教你。”
赵医生说:“没事,庄总也给了我咨询费用,只不过……”她迟疑一下,“庄总,你身边为什么这么多精神状态堪忧的人,你自己还好吗?”
从赵医生的角度,被精神病人环绕,说明庄白桦身处的生活环境有问题,那么庄白桦的心理健康也值得关注。
庄白桦:“……”
连赵医生都发现他身边到处是神经病了,鬼知道原书后面的剧情是什么,万一后面的配角更偏执,只会更难对付。
“放心吧赵医生,我没事。”庄白桦郑重地说,“我有崇高的信仰,不会被打倒的。”
赵医生怔了怔,笑了起来,说:“我们信仰相同。”
经过赵医生的分析与解释,再结合庄白桦的联想,他基本上推测出了原书的剧情。
以卫丛森的身手,应该是从事过使用武力的行当,在俄罗斯发生了一些事,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创伤,他为了躲避这种创伤与阴影,回到中国经营一家拳馆。
虽然他过着正常的生活,但曾经的阴影还潜伏在他的内心深处,一旦他遭受刺激,他就会暴走发狂。
原书里,他发狂的时候遇到了池月,池月安抚了他的心智,让他的暴戾情绪平息下来,于是他对池月一见钟情,池月成了他的特效药。
是药就有依赖性,卫丛森离不开池月,池月是他的神明,也是他的执念。
只不过,这一回池月与卫丛森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池月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卫丛森一见钟情的对象变成了那个围着围巾,戴着墨镜和口罩的“娜塔莎”。
原书剧情也太离谱了,池月都打扮成那样,还要按头让卫丛森一见钟情,让人怀疑卫丛森的审美。
可能犯病的时候卫丛森太脆弱无助,就像第一次睁眼的雏鸟,本能地追逐第一眼看到的人。
哪怕那个人打扮得像翠花。
于是现在的问题是,卫丛森创伤的缘由是什么。
卫丛森还在医院躺着,警察们时刻关注着他的情况,庄白桦也派人守着他,但他一直没有醒。
池月提出自己去靠近卫丛森试试,说不定人就醒过来了。
庄白桦认为有道理,但害怕卫丛森醒来又发狂会伤害池月,给池月做了万全的准备。
“围巾,墨镜和口罩。”庄白桦把东西递给池月,“三件套要带上,都是最好的牌子,绝对柔软舒适,还有一定的美观性。”当然再美观也美不到哪里去。
池月:“……”
庄白桦陪着池月来到卫丛森的病床旁,探望了好几次,卫丛森依旧没有醒,又过了两天,医院的人发来通知,卫丛森终于醒了。
他一醒来,在能说话后,第一个要求就是见庄白桦和池月。
本来庄白桦想让池月武装好再去医院,但又怕娜塔莎的形象会二次刺激卫丛森,便用小包包把三件套装好,让池月背着,到时候见机行事。
他们见到卫丛森时,卫丛森十分平静,除了身上的伤口有些狰狞,整个人看着很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