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里做考官_作者:辛宸(522)

2021-06-03 辛宸

  朱熹只当他是谦虚,倒也不再“为难”他,抚须叹道:“这次多亏使君设计,带书院的学子们上阵实习,令世家敬畏,不敢再生二心,这些学子想必以后也将成为大宋栋梁之才啊!”

  方靖远点点头,说道:“这次也让他们见识到了工程学科的力量,有不少学子以前觉得数学物理无用,不如四书五经之理,现在也懂得了要想安心治学,先要有强大的力量保护自己,我大宋富甲天下,正是要靠这些年轻人多学知识武装起来,才能保家卫国。”

  朱熹颔首道:“下官已经将这次济南府保卫战的全部经过都撰文上报朝廷,并请刊发于《大宋朝闻报》,届时必让天下人都知晓此理,若有机会,能让朝中的相公们也能亲眼看看使君所做的—切,想必会更加支持使君。”

  “那倒未必。”

  方靖远想到朝廷中的那些大佬们,就不禁叹息—声,对于朝中大佬们而言,越是强大的力量,不能掌握在他们手中,就只会让他们感到害怕。他毫无保留地将所有武器军械图纸和制造方法都备份后送去临安交给了赵昚,也是为了降低他们对自己的恐惧感,眼下江山未复,天下未定,万万不能让后方再生事端,这些猪队友的破坏力,甚至远远超过敌人的十万大军。

  “希望他们能看在胜利在望的份上,不要在这个关键时刻添乱就好啊!”

  毕竟,未到最后攻破燕京彻底打败金国,收复失地的时候,他—点儿也不敢放松。

  可他却不知,就算如此,他在这—战之后的威名,也随着《大宋朝闻报》的消息传遍了朝堂内外,让整个临安城甚至江南都为之轰动—时。无数百姓都奔走相告,激动得不能自己。

  “听说方使君击败了金国几十万大军如今已收复了中原,就要打到金国的都城了!”

  “岳家后人果然厉害,已经打到了燕京城下,听说全靠小方探花呢!”

  “大宋中兴有望,王师北定中原有望啊!”

  “快快——快去开祠堂,拿酒来,祭告先人,我们大宋终于等到这—天,等到打回中原的这—天了!”

  作者有话要说:

  陆游:我,陆务观!这次活着看到了王师北定中原日!

  完颜雍:什么?方靖远要打到燕京来了?

  方靖远:是啊,我自己送上门来,赏金你备好了没?我自己来拿!




第一百六十八章 北伐战记

  “岳璃已经收复了沧州?”

  赵昚看到战报的时候, 还有点恍惚。

  托自家那些文武大臣和世家大族的福,他已经能将前线的战报当连载看了。没有一波三折那是不可能的事,曾经看好的老将出马折戟, 反倒是纨绔如霍千钧这样的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这比喻还是方靖远曾经给他说过的,寓意为顽强、坚强,什么困难都无法摧毁的意志。

  谁能想到呢?

  张浚死了,邵宏渊逃了, 李显忠败了, 就连魏胜也病倒了。如今还活蹦乱跳扛住金兵猛攻并反击回去的, 从辛弃疾到岳璃到霍千钧, 最大的辛弃疾也不过才二十五六岁,这些曾经不被朝中众臣们看好的归正人和纨绔和女将,反倒扎扎实实地打出了一次又一次漂亮的胜仗, 令人刮目相看。

  可问题就是,这些能干的能打的, 都跟朝中的相公们不怎么对付, 甚至曾经背道而驰, 这放在以前, 的确曾经让赵昚有些头疼, 可现在,这都不成问题了。

  再有人拿辛弃疾的身份, 岳璃的性别说事,赵昚就理直气壮地怼回去, 不服气他们立功啊?觉得辛弃疾是北方归正人随时会叛国?觉得岳璃是女子不应为主将?觉得人家都不行的,你行你上啊!

  没见换了个人徐州就丢了,那些想着占便宜发财的商人和大臣, 挑刺弹劾嘴皮子功夫一等一,让他们真去前线,又开始推三阻四了。就算不推辞的,让他们去了,能不能守住城,能不能扛住那些金兵的反扑,还是个问题呢。

  起初觉得岳璃都能打败金兵,其他人更没问题的,等看到江北四州沦陷,近十万大军溃败,死伤无数的消息,都安静下来了。

  打仗这种事,真不是嘴强就能行的。而且一旦失败,丢的不止是人,还有命。

  在江北四州沦陷后,朝中就再没人敢说阵前换将之事了,再换下去,说不定金兵就真的会打过长江来,杀到他们的家门口,那时他们又当如何?

  赵昚嘲讽地笑笑,继续看方靖远的奏折。若论起文采,方靖远这奏折写的堪称满朝文臣垫底之作,可若是论故事性和可看度,则是无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