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妈听了这话愣了一下,看着跟大狗子一样的许爸笑道:
“咋啦,你这是又想闺女啦?”
也不知道是不是上了年纪的关系,自从过了五十岁之后,许远山就越发想念闺女在身边的日子。
许爸跟许妈结婚虽然早,要孩子可不早,一直到许爸三十岁的时候,许妈才生了许卿,如今闺女都二十多岁了,算算许远山也是五十多了。
许远山啃了口白馒头对许妈道:
“月珍啊,咱们啥时候到军区看看闺女去啊?”
佟月珍一边吃着茄子一边喝了口粥:
“想啥时候去就啥时候去啊,现在学校放暑假了,钢厂里又没啥事儿,我请个长假咱们到军区住上一段咋样啊?”
许爸一听就兴奋了:
“那还等啥啊,我现在就收拾东西去!”
说完许远山急的连饭都不想吃了,放下手里的馒头就往屋里扎,让许妈拍了一下脑袋瓜,吼了一句:
“吃完老娘做的饭再去!”
许爸迅速吃完饭,立马跑回屋里收拾东西去了,边拾掇还边哼着走调的小曲儿,许妈听了捂着肚子笑了好一会儿。
哎吆,老许这歌儿唱的啊,可真难听啊。
许爸很快收拾完行李,第二天一早急吼吼催促着许妈去单位请了假,夫妻俩回了家,许爸换上过年闺女给买的中山装,对着许妈挤挤眼:
“月珍,我穿这身咋样啊?”
许妈瞅了一眼:
“还行。”
许爸觉的还行就是很可以了,喜滋滋拎着行李箱跟许妈坐上了开往军区的火车。 许家屯,老许家。
许老太又跟刘艳红闹上了。
自从许柔翘了辫子,刘艳红蹲了两年牢子,不知道是不是在监狱里学彪了还是咋地。
刘艳红出狱之后,回了老许家就没有一天不跟老太太对上的。
现在都八十年代了,别说许家屯的男人了,就是村里的小媳妇大姑娘,都整天琢磨着怎么赚钱,让家里人生活的好一点儿,脑子灵活的就去批发小商品到县上去卖,脑子笨的就老老实实种自个儿家分的那几亩地。
现在都包产到户了,只要是肯吃苦耐劳,一年产的粮食不光够自家吃的,还能剩下不少粮食,卖了也能换钱。
跟老许家不一样的是,村里人隔三差五都能吃上大白馒头了,老许家却是越过越差。
这不,天天的就是玉米面饼子,地瓜干,喝粥就是吃棒子面粥。
刘艳红就是在监狱里,遇上逢年过节的还能吃上一顿米饭呢,在老许家还比不上在监狱里呢。
为了这口吃的,刘艳红差点儿掀了桌子。
“干啥啊!
刘艳红你这是想翻天还是咋地,不想吃就滚!”
许老太如今拄上拐了,看见刘艳红这样子,气的挥舞着手里的拐杖要打人。
刘艳红可不搭理许老太,抱着胳膊跟许老头告状:
“爹,您看看现在咱们村子里哪家还整天吃这地瓜干啊,人家都吃白面馒头了,咱们老许家的日子是这个了!”
她说着伸手对着许老头比划了一个小拇指,那意思是说老许家如今在许家屯是末末了。
许老头沉默着抽着旱烟,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
“老二家的,你到底是个啥意思啊,今个儿当着全家人的面说出来吧。”
许远河阴着脸不说话,刘艳红可敢说:
“爹,是这么着,如今都是包产到户了,咱们老许家总共八亩地,刚子都大了,咱们是不是该分家了?”
啥分家?!
许老太听到这话就要炸,分个狗屁的家!
如今老许家就剩下老二一家子和他们老两口要是分家了,家里的活儿谁做?
让他们老两口跟着老大两口子去?
许老太不肯分家,分家不仅要分地,还要分房子,分钱儿,家里的粮食,家具锅碗瓢都要分!
分完了家,老二一家子还能孝顺他们?
许老头却觉的是时候了,他私心里是想跟着老大一家子养老的,毕竟跟老二一家子比起来,老大孝顺,工作好还住在县城,跟着老大比跟着老二享福,于是他开口道:
“老二,给你大哥打电话,让他家来一趟。”
这是真要分家了?
许远河一激灵,乐颠颠儿去大队打电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