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家的这是闹啥子呢?
许老太眯着一双老眼儿看着在院子里干活儿的刘艳红,心里咋想咋觉得不对劲。
但是有啥不对劲的,她老太太又想不出来。
眼看着就要到下午了,今个儿是许菊花回娘家的日子。
许老看了一眼天上的太阳,觉得日头差不多了,就冲着刘艳红喊了一句。
“老二家的,你把手里的活儿放放,待会儿菊花该带着成子家来了,你先去把饭做了,别耽误一家人吃饭。”
刘艳红应了一声,颠颠儿洗手进了厨房。
老许家吃的菜都是现成,从自己家院子里摘来的。
厨房案板上放着一块巴掌大的五花肉,一看就是许老太买回来的。
刘艳红撇撇嘴,心道这老太太可真小心,亲闺女亲外孙回家也能这么抠。
话是这么说,她还是把五花肉给切了,又到菜园子里摘了一篮子蔫了吧唧的豌豆,洗干净了跟五花肉一块炖在大锅里。
然后又贴了玉米面饼子,熬了一锅水多米少的小米粥。
坐下了边烧火,边扒拉柴火。
就这,许老太还在院子里喊:
“老二家的,手脚麻利点,可别让一家人饿肚子。”
刘艳红:.........
这老太太可真烦人,有本事她自个儿做饭啊,在边上瞎逼逼个没完。
要不是她柔柔说........
刘艳红想起在农场的时候,许柔说的要好好笼络许老太和许老头的话,咽下了心里的那股气。
过了二十来分钟,许老头从外头回来了,许家的大锅里的饭也开始飘香了。
许家屯村头的土路上,许菊花骑着自行车带着儿子林成,正往娘家赶。
虽说许菊花当闺女的时候,在老许家没少被许老太指使着干活。
但是她还是挺孝顺爹娘的,自从嫁到了隔壁大队老林家,每到夏秋收的时候,都会带着孩子拿上些东西到娘家来看看爹娘。
这不,今个儿许菊花车把子上就挂着半斤肉还有两包红糖,回来看她爹娘了。
林成是个七岁的男娃,这会儿正坐在自行车车座上,啃着一块儿吃瓜皮对着许菊花撅嘴:
“妈,这大热天的干啥来姥娘家?
咱们为啥不去大舅家,大舅家在城里,又凉快又气派,大舅给我吃西瓜,卿卿姐给我看小人书,大舅妈还给我买红缨子的木头枪呢。“
许菊花在前头蹬着车子,听见儿子的抱怨,不由得笑骂了一句:
“臭小子还惦记着你大舅妈给买的木头枪呢,你大舅工作忙,咱们先来看姥姥姥爷,等过几天再去看大舅。”
林成还是一副不大高兴的样子。
他不喜欢来姥娘家,每次来姥娘家,总是吃不饱肚子不说,姥娘还一个劲儿对着他妈说大舅家的坏话。
还有许刚,老是仗着自己年纪大长得壮来抢他的零花钱。
别提多烦人了!
林成再不情愿,许菊花还是带着他进了许家大门。
许家小院里,许老太头上包着块头巾,正给饿的咕咕叫的三只鸡崽子们撒玉米渣子。
这年头上头有规定,乡下每家每户只能养三只鸡。
老许家养了两只母鸡,一只公鸡,母鸡长大了可以下蛋吃,家里日子困难了,还能把鸡蛋攒起来拿到镇上去卖钱,公鸡可以打鸣,等到过年的时候还可以杀了吃肉喝汤。
对于许老太来说,这三只鸡崽子可是祖宗一样的存在。
家里吃的喝的,哪样要是缺了都能花钱或者是用公分去大队里换,可是这鸡蛋不行啊,大队里不给换鸡蛋,她老婆子又舍不得拿钱到镇上花高价去买鸡蛋吃。
要知道大队里换东西比到镇上买东西便宜不少呢。
这不会过日子的老婆子才会拿着钱到供销社去买东西。
乡下人过日子,一分一厘都要斤斤计较的。
所以,家里的三只鸡祖宗,必须由她亲自来照顾才可以。
“娘。”
许菊花推着自行车领着林成边进门边喊人。
“干啥啊,你娘我不是在这呢。”
对于许菊花这个闺女,许老太从来都是这个态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