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十年代守活寡_作者:地生花(222)

2021-06-05 地生花

  不然,李月秋这次是决计不会让陈立根去运输队的。

  想到这,季玉雪也想通了,和自己的哥嫂告别之后一眼都没再看其他的人,先一步上了运输队的大车。

  陈立根是在发车之前的最后一秒才跳上车的,她跳上车的时候,车上人还起哄了一通。

  李月秋站在原地,眼瞅着大车越来越远,直到消失,刚刚那副“炫耀”的姿态一下全没了,眼眶有些发红,蔫耷着肩膀,一脸的失落和不舍。

  都走光了,还有什么好显摆瞎霍霍的,想想刚刚的自己真是有够小孩子气的。

  她胡乱的抬手擦了两下眼眶,反正过一段时间陈立根就回来了,她在家里等他回来。

  唯一让她担心和放心不下的是季玉雪竟然也在这一趟车里,而且去的也是省城。

  李月秋隐隐觉得季玉雪是不是在打什么主意,她脑袋里想着事情一转头就和凑热闹的翠婶碰了个正着,翠婶先她一步开口,笑着说,“你家那口子去省城啊。”她刚刚亲眼见陈大根跳上了运输队的大车,好家伙,还真被运输队选上了,真是有本事。

  看来李月秋还是挺有眼光的,一般的泥腿子扛货汉哪有什么机会被运输队选上。

  “还是你有眼光。”翠婶笑眯眯伸出大拇指,笑得粗糙的脸颊坨红,“挑的男人中!”这会她心里一直害怕的也不怕了,看看两人刚刚在大庭广众之下的腻乎劲,还是李月秋主动的,这胆儿真大,感情一看就好的很,她多嘴说的那些肯定不会影响小两口。

  李月秋抱着两个罐头,听到翠婶说的,也没多回什么,只是笑了笑。

  “妹子,你家这口子去了省城,那你的店打算啥时候开张,需要搭把手的话,尽管和我张口。”

  李月秋和翠婶买了不少的东西,翠婶知道她要在镇上开店,但家里的顶梁柱这个节骨眼不在,也不晓得这店暂时还能不能开得起来。

  毕竟在翠婶看来,李月秋娇娇嫩嫩,十指不沾阳春水,一看就是娇养的,干活的事轮不着她。

  “不用麻烦,我一个人忙活得过来,到时候婶子你记得来捧个场。”李月秋心里有事,这会哪有功夫想开店的事,和翠婶招呼了一句就转身先走了。

  可当晚李月秋一个人孤零零的睡在黑漆漆的房间,紧了紧蓬松的被子躲在被窝里听着外面呼呼呼的风吹声,一点睡意都没有。

  往常陈立根虽然不和她睡一张床躺一个被窝,但即使再忙扛货扛到半夜也会回家睡他那口大箱子。

  这会屋里只有她孤孤单的一个人,她当即决定抓紧把开店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八十年代这会,想支一个摊子太容易,只要舍得下脸面,胆子大,不怕投机倒把,哪哪都可以支,而且镇上管的远远没有城里严,何况李月秋在县城摆过摊,怎么说也有点经验。


  要说镇上唯一不好的地方大概就是人流没有县城的多,消费上可能上不去,但她买了地,盖了房,要开张也不麻烦。

  于是,在一天清晨雾气未散的时候镇上悄无声息的开了一家热气缭绕的铺子。

  首先注意到这家铺子的是附近扛货卖力气的汉子们,他们干的是卖力气的活,大多是一早天没亮赶早就开始动工干活,到镇上的时候大多天雾蒙蒙的,不怎么亮堂,镇上来往的人不多,开张的铺子更是少,风吹得嗖嗖嗖的,一家热气腾腾的铺子几乎是让他们下意识都会瞧上几眼。

  升腾的热气是从铺子里蒸笼里冒出来的,一双纤细的手臂费力挪开一个蒸笼,透亮红润的指甲都被崩的褪了血色。

  翠绿的蒸笼移开,淡淡的麦香味在铺面缭绕,蒸屉里面摆满了个头十足的开花馒头,蒸笼旁还烧着一口盖着盖子的铜锅,里面隐约响着咕噜噜的声音。

  在这清晨有些寒冷的早上,看得让人似乎全身裹着的寒气都散了些。

  “同志,买馒头吗?”俏生生的一张脸蛋蓦的从蒸笼旁露了出来,李月秋吃力的挪开上面一层的蒸笼,瞧见门口有几个人在张望,赶紧笑着招揽客人,“热腾腾的手撕开花馒头,5分一个,搭一碗汤,6分。”

  被问到的几个扛货的汉子盯着李月秋的脸呆愣了几秒,急忙的摆手摇头,麻溜溜的跑了。

  “诶……”不买就不买,跑啥,她会吃人不成,还是馒头定价太高,被价格吓跑?这和国营饭店一一样的价,但比国营饭店的个头大,算下来还是划算的,就算买不起不买就是,她是正经做生意的,又不会强买强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