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悲惨原配[快穿]_作者:大河东流(364)

2021-06-06 大河东流

  宋知山也是这么想着的,对苏荞初抱有很大的期望,她说需要什么仪器,他立刻就想办法给她找,没有的也会立刻帮她收集。

  虽然苏荞初没有那些等级和职称,也脱离了这个行业和实验室这么久,但是天分这东西没有道理可言,应该这是人家的厚积薄发,她要是还能拿出其他厚积薄发的成果,专门为她打造一个量身定做的实验室都可以。

  苏荞初现在在继续开发安全气囊。

  它并不仅仅只能用作安全气囊,现在的安全气囊它是一次性用品,打开之后它就无法收缩,只能回收,然后再重新制作。

  关于高考的消息确定下来了,延期到了十月。

  在这个有着众多勤劳民众的国度,当大家万众一心做某件事的时候,效率是惊人的快。

  在国外很多国家还停留在扯皮、推卸责任、看着情况越来越糟糕,却不作为的时候,他们组织了那么多人有序的向内陆撤离,尽力的把能搬的东西都搬走。

  目离市的安置房第一期刚一建好,立刻就有一批人被安排了过来。

  安置房的租金比较便宜,那也是要花钱的。

  现在的物价提高了那么多,许多不必要的开销可以节省,衣食住行却不行,来到这里,很多人就加入到了之前那些岗位中。

  对安置房不满意的人很多,就跟张彭之前愁的那样,地方狭窄,人员混杂。

  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张彭决定不去申请安置房了。

  他跟房东相处也愉快,在这里住得舒服一点,也方便孩子上学。

  另外阳台他爸妈种植的蔬菜之类的也不错。

  因为这个天气,现在还流行在家里种蘑菇。

  他表示了自己继续租下去的意愿,苏涛答应的很痛快:“没关系,租吧。”

  他去看过了,这一家人也是爱惜房子的人,租给这样的人,省心,就是在房租上有些折扣都成。

  有老有小的人,轻易不会挪动。

  哪个房东都喜欢长期租客,省心省力。

  “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我。”

  张彭:“谢谢苏伯,现在一切都好。”

  苏涛犹豫了一下:“你问问你爸妈愿不愿意利用楼顶的空间种点什么。”

  顶楼原本是给大家晒东西的,现在他在想,要不要利用起来,给拉个大棚,然后在里面做无土栽培。

  有了这个想法,张彭一家是第一个被考虑的。

  他自己是不愿意来这边的了,不方便,他的院子就够他折腾的了。

  张彭大喜:“我爸妈一定愿意的!”

  苏涛:“这样,那我先买点材料,把上面弄好,到时候我们再来谈出租的问题。”

  长久的暴雨看不到停止的希望,很多行业遭受了重大打击,比如旅游业,还有的行业到了春天,比如生产雨衣雨伞、塑料薄膜的厂家。

  为了应对这种天气大打折扣的农作物,政府大力鼓励发展立体无土栽培、室内种植等等项目。

  各种专家小窍门,免费向大家开放,鼓励大家发挥种花家的天赋。

  所以这一时半会的,想要买大棚的材料还比较不容易,但是谁叫他女儿就在实验室呢。

  张彭一口答应了下来:“好,有什么不趁手的您叫我,我也会点手工。”

  他是外地人,在这里没有田地,租也不现实,价格太高,维护成本也高,自己租的地方阳台就那么点大,如果楼顶的空间给他们使用,那么日常的青菜之类的就不用担心了,还能种点产量高的土豆红薯。

  大家都有紧迫感,国家一时半会儿的还有存粮,但是时间久了呢?

  保不准会回到当初的计划经济时代。

  苏涛的房子不愁租,还有人来问价格,想要买。

  只是苏涛都不愿意。

  他又不缺钱,干嘛卖,不如细水长流拿租金。

  方可芩现在已经是有房一族了,她是下手比较早的那一批,在安置房建起来之前,看情况不对,花高价买了一套商品房。

  只不过为了孩子上学,依旧住在桃婶家租的二楼。

  商品房那边原本已经装修好了,她就在里面也弄起了无土栽培。

  现在换算一下,她一天的工资想要吃好点根本不够,青菜贵、肉贵,什么都贵。

  只有鱼比较便宜。

  为了钱包着想,她不得不这么做,利用下班的闲暇时间打理。

  她当初也是农村出身,虽然长时间没有接触过了,捡起来还是比较快。

  大家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努力,包括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