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片之王_作者:远上天山(399)

  这是典型的大男主戏。

  顾屿以前还没有演过这样的角色,他拿枫叶奖影帝的那一届,他心目中的最佳其实是《纵横》,看着刘克谨在电影中的表现,顾屿很眼馋。

  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可以演出这样的作品。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

  “耿导那边愿意给你一个试戏机会……”方钧犹豫了几秒,“不过确实,如果能演年老的戏份的话,剧本更完整一些。”

  “对吧?”

  方钧小声在顾屿耳边嘀咕:“你都拿影帝了,他要是只给你一个年轻时候的角色,你确实有点亏。”

  顾屿无辜地眨眨眼睛:“我没这么说过,是你说的。”

  “我帮你打听打听,那边属意的另一个演员是谁。”方钧眉头一挑,“你的想法说简单也简单,试戏的时候压过对方一头就行了。”

  就像顾屿出演《江湖》的时候,吕邵阳出演的中老年季命虽然也入围了枫叶奖影帝,可当时公认的最出彩的角色是顾屿扮演的少年季命。

  演员在同个剧组就必然会被拿来做比较,更不用说两人扮演的其实是同一个角色一方压制了另一方的话,虽然可以为演员制造更多话题度,但就电影本身的流畅度来说,这种对比并非好事。

  毕竟观众也是有眼睛的,在观众心里A的表演更好,剧情跳到B身上的时候,观众的注意力必然会被分散。

  ……

  方钧的效率快得惊人,用他的话说,只要是电影圈的事,就没有他打听不到的。

  方钧给顾屿提供了一个名字:“马辞。”

  顾屿立刻垮了脸:“是马老师啊,那没戏了。”

  马辞和董中森、刘克谨恰好是顾屿那年和他竞争影帝的提名人,都是大名鼎鼎的老戏骨,马辞也是曾经的枫叶奖影帝获奖者。

  在这个华语电影发展迅猛的年代,优秀演员大多留在国内,为电影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不像顾屿所在的那个世界,早年间,演员们以闯荡海外为荣,大导们为拿到海外奖项绞尽脑汁,当然,等顾屿他们那批年轻演员成长起来,国内对海外奖项的盲目崇拜也慢慢下降了。

  一方面是国内市场的扩大,让电影“内销”就足以赚得盆满钵满。

  另一方面,闯荡了那么多年的海外市场,电影人们也慢慢认识到,奖项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为了电影行业发展而存在的,既然是海外奖项,它会在乎华语电影如何发展吗?

  显然是不会的,甚至不打压就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全球市场一共就那么大的规模,此消彼长,华语电影高口碑高票房,必然也会争夺其他地区的票房市场。

  而在这个世界,枫叶奖的地位就相当于海外的“奥X卡”,在观众们心目中,被枫叶奖认可的演员就是最好的演员。

  “去试试呗。”方钧瞥向顾屿,“你一直不都挺有自信的吗?马老师有他的优势,你也有你的优势。”

  “你要开始哄我了吗?”顾屿笑眯眯道。

第189章 试镜之前

  “马老师演过的角色公认的接地气,他不太接这种霸气侧漏的角色。”

  早年间,马辞拿下枫叶奖影帝也是因为演了一位淳朴的拾荒人,这或许和他农村出身的那段经历有关。

  而刘克谨演的古装戏、帝王戏就要多些,因为他手上有功夫,当时学戏的时候戏院那边也有形象方面的要求,所以后来刘克谨接的角色都是性格霸气的一类。

  两位老戏骨也并非不能驾驭对方擅长的角色,只是观众心目中对他们的形象有定位,剧组自然而然地只会找他们演固定的角色。

  顾屿手撑着下巴:“马老师大概也想改变观众的看法吧。”

  他是觉得自己希望挺小的,和马辞这样的圈内老戏骨竞争,顾屿当真没把握,何况《La me》那时候马老师还帮他说过话,他这会却要抢对方的戏,顾屿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别多想了,你说不定连试戏都试不上呢!”

  顾屿忍不住白了自家经纪人一眼:“方哥,你刚刚不是还在安慰我吗?”

  方钧挑眉:“你仔细想想,《金钱之国》之后你都多久没拍戏了,手早就生了吧?状态不行的话,试戏肯定拼不过马老师。”

  顾屿:“……我状态很好,谢谢。”

  和方钧说的正相反,因为休息的时间足够,顾屿现在只觉得手痒难耐,恨不能立刻进组拍戏。

  “你说马老师想改变观众看法,我觉得倒不至于。”方钧思索道,“他毕竟年纪大了,已经不用在乎观众的看法了,要改变自己,年轻时候机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