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萦的古代生活_作者:城中楼(133)

2021-06-12 城中楼

  只是如今她们一家回京的时日还太短,老爷在朝中才稍稍站稳脚跟,常常需要银钱上下打点应酬。再有自家的田产铺子多在西北,回京时大多都处置过了。所以她手里的银钱都是死的,若不想法子慢慢经营起来,迟早要坐吃山空。

  地上吴妈妈拨着算盘珠子,陈氏手里拿着账本,问她道:“如何?算出来了没有?”

  吴妈妈点头,然后回道:“太太,咱们回京后买了几个庄子总共用了三万多两,再有您吩咐的留给六姑娘置办嫁妆和给两个哥儿成亲用的三万两,还有剩下的三位姑娘的嫁妆银子总共五千两,除开这些和最近零零总总的花用,现银就只剩三万两了。”

  陈氏点头,吴妈妈说的这个数与她估摸的差不多。她沉吟半晌,才道:“萦姐儿的嫁妆银子日后还得慢慢再往里添,不过也不着急,距离她嫁到王府怎么也还有好两三年的时间呢。还有服哥儿,年纪还小呢,也不急着成亲。眼下先紧着羡哥儿的婚事,等明儿我回了老太太尽早给他定下才好。至于三姑娘,她的嫁妆自有公中来出,咱们再填补个一千两也就差不多了。”

  吴妈妈听她说遍了几个哥儿姐儿,却绝口不提四姑娘七姑娘如何,便知太太是不会轻易将这两个庶女嫁出去的。七姑娘年纪小却资质上乘,等再长上几年,留着日后说不得还有大用处。至于四姑娘,身世低微却心比天高,她若不早些认命,怕是还有的苦头吃。而且即便日后太太开恩,许她嫁人,却也不会给找个好亲了。

  说起来她们二房的三个庶女,还是三姑娘得太太心些。到底有个心里明白的姨娘比什么都强。

  她心思百转千回后,又试探着问陈氏道:“四爷的亲事,太太您是想着答应了?”



第58章 亲事   吴妈妈嘴里的亲事,是前两日……

  吴妈妈嘴里的亲事, 是前两日陈氏的娘家母亲打发身边的嬷嬷来看她时带给她的信里提到过的娘家侄女儿与自家四爷的亲事。

  信上说陈家大爷也就是陈氏的大哥他有一嫡长女芬姐儿,年芳十五,正值花龄。问陈氏是否有意与娘家亲上加亲, 给家里的哥儿定下这门亲事。

  陈氏的长子宋子固早已娶妻柏氏, 这是大家都知晓得。三子服哥儿年纪还小,与芬姐儿差着年岁呢。只有羡哥儿已到婚龄, 最为合适。所以这信上说的便是羡哥儿了。

  为儿子订下娘家侄女儿,这对陈氏有颇多好处。一是日后婆媳关系想必更加和谐, 二来陈氏与娘家也会处的更加亲近。

  不过想到姑太太这两日与自家太太走动的颇为频繁, 吴妈妈就对陈氏的打算不免有些迟疑。

  吴妈妈是陈氏的心腹, 陈氏的决定自然不会瞒着她。她道:“我大嫂性情最是朴实厚道, 芬姐儿是她亲自教出来的,秉性上我是没什么可挑剔的。更何况芬姐儿与羡哥儿的年纪相当, 今年将亲事定下,明年开春就能成亲了。羡哥儿的性子不定,能早些有个媳妇管着也是好的。”

  这么着急?吴妈妈心里吃惊, 面上并不敢露出来。只笑道:“还是太太心里有成算!芬姑娘是您的亲侄女儿,将来嫁进来了定能相处和睦。”

  陈氏对她的奉承很满意, 正要再说些什么, 门外就有丫头禀报:“太太, 六姑娘来了。”

  萦姐儿来了?她笑容满面的往门口望去, 只见串了玉珠子的花帘被撩起, 从外面进来个穿红菱襦衫的明艳少女, 可不正是季萦。

  “阿娘!”

  她一进来就喊娘, 陈氏不由得越发心生爱怜。拉了她坐在自己身边,关切的问道:“怎么半下午了又到我这里来了?可见到你哥哥了,不是说下午肃王世子来家里了么?”

  季萦见她这样明晃晃的打问, 不由嘟了嘟唇,道:“先时祖母让我去书房给她找本经书,可惜我翻遍了整个书房,也没见到一页经文。”

  她如此一说,陈氏算算时辰就知道老太太的打算该是成了。于是笑道:“没找见也无事,一会子我让你爹爹再到别处找找。老太太许是记差了地方也是有的。”

  “娘~”季萦听了这话,不知怎么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陈氏给吴妈妈使了个眼色,吴妈妈忙端了茶盏递给季萦,亲热道:“姑娘喝茶,这是新得梅子茶,太太特意给您留着呢。”

  梅子茶,这可是湖北的贡茶。她们这样的人家想要贡茶,除了圣上的赏赐,就只有从当地相熟的管事手里买上少许。季萦外祖门生遍布各省,正好有个小学生这几年一直在湖北做官。所以她家才能年年吃到当季的梅子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