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白富美_作者:砚台山上(115)

2021-06-12 砚台山上

  不怪她发愣, 上了年纪的老妇女眼光毒,基本都能看出这些,这两个小年轻肯定没把守住。

  姜萱招手:“婶子, 你发什么呆呢?”

  杨婶回过神,慢半拍道:“之前忘了和你说,我们这些没有工作闲在家里的,都要去街道那边帮忙搬运废铁,我和其他妇女站成一排,都在帮忙传运铁矿石呢。”

  “哦。”姜萱恍然大悟。

  杨婶又瞥了她一眼,犹豫地问:“小姜啊,你们领证了没?”

  “……领了。”

  “真的?”杨婶顿时了然,笑眯眯道,“什么时候领的?小郑应该是昨天才回来吧,昨天就去民政局了?”

  姜萱羞涩:“对,昨天去了民政局。”

  杨婶高兴坏了,大杂院许久没有办喜事,这几天因为炼钢铁,闹得乌烟瘴气的,总算来了一个喜事高兴高兴。

  “这孩子,领了结婚证,怎么也不说一声呢?”

  “准备什么时候办酒席?”

  “还没定呢,我和他商量商量再说。”姜萱笑笑。

  杨婶有经验,提前和姜萱说了一声,“最近的好日子不多,估计最快也得下个月,结婚要贴双喜,大红纸要多买一些,窗户橱柜箱子都要贴……”

  姜萱竖起耳朵仔细听,附和地嗯嗯点头。

  她对这里的结婚流程都不明白,也没有长辈帮忙操心,只能挽起袖子亲自忙活了。

  正说着,杨婶猛拍大腿,“差点忘了,新人拿着结婚证去百货大楼,能凭证买两个搪瓷盆,还有毛巾,糖块,瓜子糕点……糖块这些都是额外供应,不用占了副食本上的份额。”

  姜萱眼睛发亮,“那今天去百货大楼还行吗?”

  “三天内都行,最好早点去,免得柜台没货了。”


  “行,待会郑西洲回来,我和他一块去。”

  姜萱高高兴兴去灶台前生火,准备装模作样地烧烧水,煮两个鸡蛋。

  很快,田寡妇和孙干事一家也知道了两人扯证的喜事。

  田寡妇瞅着姜萱的模样,没吭声,臭着一张脸继续择菜。

  中间不知怎么回事,抓着招娣发脾气,巴掌甩得啪啪响,“俺让你糊火柴盒,这都多久了,你才糊了几个?再不好好糊火柴盒,以后活该嫁不出去。”

  招娣胳膊被她掐的青红发紫,低着声音,哭声细得吓人。

  大蛋二蛋围到两边扮鬼脸嘲笑。

  姜萱坐在门外,闲得往那边瞥了一眼,恰好和招娣殷切的求助目光对上,愣了下,平静无波地收回视线。

  她确实看不惯,但也不打算插手。

  上次发喜糖,郑西洲专门说过,招娣比她还会装呢,常言道,不怕小孩子坏,就怕憋着坏故意当白莲。

  虽然姜萱没看出招娣哪里不好,但郑西洲眼光不差,他说的肯定没错,听着就对了。

  过了晌午,太阳高高挂在天上。

  大杂院的人纷纷出门,都要赶着去街道帮忙。

  杨婶临走前,随口问:“小姜啊,你不用上班,也不用搬矿石啦?”

  “没有,”姜萱哪敢说自己故意偷懒呢,事关思想觉悟,容不得大意。

  她急忙解释,“我也要到矿区帮忙,待会和郑西洲一块去,他也要去矿区报道。”

  “那行,你们忙着,我们先走了。”

  “哎。”

  看着一众人出去,姜萱趁机关紧院门,回到房里拿出烧水壶,烧了两壶水,总算能舒舒服服擦个澡。

  没多久,有人砰砰敲门。

  姜萱乐得去开门,看见郑西洲两手空空,没好气道:“你不是去搞铁皮炉子吗?哪儿呢?”

  “其他人不在?”郑西洲东张西望。

  “不在,都去街道搬矿石了。”

  “等着,我去搬炉子。”

  姜萱满头雾水,不到两分钟,郑西洲拎着一个光秃秃的土炉子回来。

  ……看炉子的崭新模样,像是外表的那层铁皮被粗暴地拆了,姜萱叹口气,“你从哪里找来的?”

  “废品收购站。”

  姜萱哦了一声,催促他快点把炉子装好,“你别磨蹭了,我们待会去百货大楼看看,听说拿着结婚证能买好多东西呢。”

  “行。”

  索性大杂院没有外人,姜萱拿出铁锅,光明正大在院里烧水做饭。

  看见灶台上的两口铁锅,郑西洲愣了下,“怎么有两个锅?”

  “这算什么?”姜萱说,“我还买了烧水壶呢,都在房间里藏着。”

  “……”郑西洲已经不想问具体藏在哪里了,揣着明白当糊涂,一个在外头熬粥蒸馒头,另一个出去搬回两根烟囱管道,叮叮当当安装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