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白富美_作者:砚台山上(60)

2021-06-12 砚台山上

  但是她真的没发现哪里有暗盒的开关啊。



第30章 你怎么会的?

  一时半会也弄不明白, 姜萱决定把这个小木盒一块带走了。

  离开房间时,姜萱挑了厚厚的一沓废旧报纸,连同三本旧书, 再加上小木盒,差不多三斤重。

  老大爷放下秤杆,“三斤啦,一斤两毛钱,刚好六毛钱。那个黑漆漆的小木盒……有什么好的?”

  姜萱笑笑:“我想拿回去当首饰盒, 虽然有点破, 但是擦干净了应该也挺好看的。”

  “也是, 你们小丫头喜欢这些东西!”

  老大爷没多想,收了姜萱递过来的六角钱, 又重新躺回了藤椅上,乐呵呵地摇扇子,看着姜萱越走越远。

  从废品收购站出来, 姜萱抓紧时间回到了大杂院。

  对门的杨婶正在烧水做饭, 见姜萱提前回来, 纳闷地问:“今天下班这么早吗?”

  “对, 今天下班早。”

  姜萱说着, 把手里沉甸甸的一捆报纸扔进柴房,转身问:“婶子,现在几点啦?”

  杨婶扭头看了眼屋里的钟表, “四点三十五。”

  那应该来得及去一趟粮店。

  粮店和副食品店都是五点左右关门,离得不远, 步行十分钟就到了。

  想到这里,姜萱急忙进屋,把三本菜谱随手扔到桌上, 小木盒塞进空间,然后接了一盆水,洗手洗脸,把衣服上的灰尘拍干净。

  在废品收购站走一遭,连头发都能沾了不少灰。

  姜萱草草收拾了一番,又取来粮本副食本,慌慌张张出门。

  杨婶喊道:“去哪里啊?”

  “去店里买菜!”姜萱头也不回。

  看她手里空荡荡的,杨婶叹口气,拦住她道:“好歹把竹筐带上,再拿一个盆,今天有豆腐供应呢!”

  “还有豆腐呢?”

  姜萱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慢半拍的去拿竹筐和不锈钢盆。

  杨婶不放心地问:“粮票和钱都带了吗?豆腐票也不能忘了。”

  “全都带啦。”

  姜萱赶时间,飞一般地跑出大杂院。

  短短五分钟跑到粮店门口,店门敞开,里面还有不少顾客。

  姜萱庆幸地弯腰大喘气。

  走进粮店,三个柜台依次排开,后面的货架分成了一格一格的,夹杂着稻壳的糙米堆得冒尖,其他米面粮所剩无几。

  前面有老太太正在买粮,姜萱大胆走上前,细心观察。

  只见老太太把粮本递给售货员,又把两张粮票和皱巴巴的钱票递过去,“同志,我买半斤的玉米面。”

  售货员翻白眼:“说了多少遍了,玉米面是细粮,早就卖光了,下次早点来排队!”

  老太太当即改口:“那买两斤糙米。”

  售货员没吭声,不耐烦地打开粮本,划掉原有的米面粮份额,重新写上减去两斤的粮食份额。

  收了一角四分钱,还有两斤的粗粮票,最后才给称了两斤糙米。

  姜萱不禁咂舌。

  算算价格,一斤糙米只要七分钱……未免太便宜了!

  姜萱趁机问:“同志,请问玉米面卖多少钱?”

  “没得卖。”售货员爱理不理。

  这什么态度?姜萱忍了忍,又说:“我就是问问价钱!”

  对方闻言,难得抬头瞥了她一眼,哧笑道:“玉米面嘛,一斤九分钱,连这个都不知道,恐怕从来没买过吧。”

  “……”姜萱白眼,“我倒是想买啊,你不是说没得卖吗?”

  姜萱看不惯她这副狗眼看人低的嘴脸。

  都说相由心生,对方年纪轻轻,看着倒是眉清目秀的,偏偏要斜着眼睛看人,愣是多出了几分刻薄。

  姜萱冷哼两声,当即走到旁边的柜台,拿出自家的粮本,和白白净净的小姑娘搭话。

  “同志,请问这个高粱米、豆面、白面,店里还有卖吗?价钱又是多少?”

  小丫头梳着两根麻花辫,圆脸圆眼睛,笑起来挺可爱,“高粱米和豆面还有剩,白面就是饺子面啊,到货的第一天就卖完了!”

  姜萱拧眉:“那个玉米面也是刚到货就卖完了?”

  “对,”小丫头又说,“你不看公告的吗?这个月的细粮还没派下来,如果到货了店里会提前贴公告,到时候记得早点来排队,晚了说不定就卖完了。”

  姜萱:……

  敢情还要排队抢着买啊?

  姜萱也不敢再问别的,只能挑着买了两斤的高粱米和豆面,价钱都是一斤一毛钱,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