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白富美_作者:砚台山上(79)

2021-06-12 砚台山上

  姜萱深呼吸,有生以来第一次大着胆子揪住了他的脸皮,“郑西洲同志, 我劝你老老实实做人, 白日梦还是少做点!”

  郑西洲:???

  姜萱木着脸, 当场给他来了一段莎士比亚戏剧里的经典对白,标准英伦口音, 流利自然,一气呵成。

  “……”

  郑西洲沉默了一下,面无表情道:“你刚刚不是说没听懂我说什么吗?”

  姜萱没敢吭声。

  瞅着他的脸色, 悄悄往远处探出一只脚, 准备提前偷溜。

  谁知下一秒, 腰间被人牢牢扣住, 整个人瞬间扑进了他怀里。

  郑西洲抵着她的额, 目光意味深长,“你怎么会说英语的?”

  姜萱坐在他腿上,感受着肢体相贴的体温, 脸色不太自然,“以前学过啊。”

  郑西洲抬眼:“哪里学的?学校教的?”

  “不是, ”姜萱企图糊弄过去,“你别问我这个了,会说英语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不是也会说英语吗?”

  甚至还会说法语。

  那一连串没听懂的鸟语, 也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语言?

  “姜萱,我和你不一样。”

  郑西洲叹口气,摸摸手心里的纤瘦腰肢,“上次不是和你说过?郑家的祖籍在杭州,做洋货生意的。”

  在民国时期做洋货生意,少不了要和外国人打交道。

  姜萱后知后觉。

  建国前的环境那么乱,战火纷飞的年代,能和外国人做生意,恐怕不是普通级别的商人。

  那起码应该是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

  也不对啊。

  姜萱纳闷,那些年的地主老爷和封建买办阶级,还有坐拥洋楼洋房的富户人家,几乎全被划了成分,日子过的凄凄惨惨。

  怎么郑西洲不但没被打倒,反而混成了家庭成分清清白白的退伍兵?

  似乎猜到了姜萱的疑惑,郑西洲搂着她,低声说:“我爸妈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后来为了支援战事,郑家在后方也出了不少力。”

  他自小被当成郑家的接班人培养,该学的外语都要学,若非后来战事频发,担心路途不安全,郑西洲早就出国留洋去了。

  直到建国前夕,大环境越来越明朗。

  早早看清局势的聪明人,无一不是主动上交万贯家产,只求安稳生活。

  至于郑西洲,那会他才十三岁,大少爷当家的日子过得相当舒服,出门有小厮跟班,回家有丫鬟伺候,别提多滋润了。

  奈何郑父郑母抽空回来,先是捐光家产,独独留下江东市的两处房产,又是把他扔进了军营,

  偏僻穷苦的深山老林,冬天大雪满山滴水成冰,盛夏蚊虫肆虐蛇鼠乱窜。

  白天跟着大部队艰苦训练,晚上被迫翻看报纸学习红色精神,身边还有两个苦口婆心教导他重新做人的老政委。

  在这样的全封闭环境下,郑西洲脱胎换骨,终于变成了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然后是充实忙碌的军旅生涯,孤身一人来来去去,最后档案转接,急流勇退来到江东市,在矿区做一个小小的搬运工。

  听完郑西洲曲曲折折的丰富经历,姜萱叹为观止,傻傻道:“那我是抱到了一个金大腿啊。”

  就冲郑西洲身后的那些战绩,还有早些年郑家参与革命的觉悟和无私奉献,谁敢和他作对?

  起码背地里,组织一定会护着他!

  背靠大树好乘凉,不得不说,姜萱心里确实有了不少底气。

  郑西洲笑了笑,摸上她侧脸,“现在知道我有用了?”

  姜萱捣蒜式重重点头。

  郑西洲收敛笑意,身子向前倾,点了点桌上的纸张,字迹清晰的“love you”,是他握紧姜萱的手一笔一划写的。

  仿佛带着一丝威胁,郑西洲轻飘飘道:“你是不是也该对我说一遍?”

  姜萱:……

  郑西洲说完,静静看着她,娇柔明媚的一张脸,脸颊白里透红,眼眸流转,似乎有些胆怯不决。

  对峙良久,郑西洲几乎快要丧失仅有的耐心时,唇上忽然多了一抹柔软的温热,动作笨拙讨好,小心翼翼舔着他。

  姜萱鼓起勇气亲了他一口,又抬起头,撒娇地说:“你不要总是这么着急啊,我们慢慢来,不好吗?”

  郑西洲难得被她成功顺了毛,但还是黑着脸,不满道:“我很急。”

  “……你急什么?”

  他冷声说:“急着结婚生闺女。”

  听到这个回答,姜萱倒没生气,反而拍拍他胳膊,扬眉笑道:“想要闺女,你要先追到我心甘情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