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小夫郎发家记_作者:邓糖那(109)

2021-06-12 邓糖那 种田文

  娘,你每种果子都要买一些,我都喜欢吃。”

  有个老妇人看见三、四龄的大鱼急忙说:“我要那十多斤重的草鱼三条,这个拿来晒鱼干最好吃了。”

  听到众人这么一喊,百姓们都不敢相信,竟然还有不是这个季节的蔬菜瓜果上市,这下大家可更不得了!

  能在冬季吃到夏季才有的蔬菜和果子,这可是百姓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

  这下大家的情绪就更激动了,吵闹声就更大了。

  景文赶紧来疏导,并安抚众人。

  “大家莫急,这次我们有备而来。

  我们运了好几车货,别挤,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好吗?

  不过我话要先说明,买过我们菜的人就知道,我们的菜和果子个头大,水灵新鲜,所以蔬菜和果子都是按单个卖。

  大的八文一个,中等的七文,小的六文钱一个。”

  都吃过这蔬菜的百姓,早就被这蔬菜美味给迷倒了,恨不能多多买下,生怕买不到。

  因而就算是贵一点,也都不会去计较了。

  幸好带了好几车果子和蔬菜过来,又带够了人手。

  景文一边疏导人群排队,一边好言好语地和他们交谈。

  这样总算不会闹哄哄,也不那么拥挤了。

  但这儿有那么多的老百姓,就算拉来了很多蔬菜,还是不够卖呀。

  还不到半个时辰,三车果子,三车蔬菜,三大桶鱼卖了个精光。

  又有很多没买到菜的百姓跟何君、景文他们抱怨。

  “我连来几次都没买到菜,我说小哥你下次可不可以再多送点菜来卖啊。”

  “哎,平时特喜欢吃桃,今天看到你们有,就特别想买几个吃。

  唉,可还是买不到。

  有没有人买的多的,可否让我几个呀?”

  这位看上去有点体面的中年男人大声问周边百姓。

  “这菜这么新鲜又这么好吃,这俩小哥又不是天天来,我们自己都买不到多少,谁还会让呢?

  省点力气吧,如果你想买到,你就天天在这蹲点,老早来排队。”

  边上一老汉打趣着说。

  那中年男人叹了口气对景文与何君说:“几位小哥,你们下次可否多拉些果蔬来卖,我婆娘怀上了,吃啥都没胃口。

  我就第一次买了你的菜回去,她吃了就直夸好吃,再叫我来买。

  可是今天我却空手回去。

  唉,没有你们的菜,等下她又吃不下去饭了。”

  何君一边为百姓们喜欢自己的菜而感到欣慰,一边又对供不应求感到有点头疼。

  菜再长的快,也满足不了县里这么多老百姓的买菜需求。

  看来,还急需要多去开地、整地、再多种菜。

  另外还需雇些人手才行。

  想到这里,何君庆幸上次买地的时候,又多买了那二十亩地。

  何君只能微笑地带着些歉意,回应那些没买到蔬菜的百姓们。

  “好的,我一定会多想办法的。

  我已经整了很多地,也种了很多蔬菜,马上就有蔬菜可以采摘了。

  以后我可能会经常来县里卖菜的,大家不要着急。”

  听到了何君肯定的答复,百姓们这才散去。

  大家整理着东西,准备回村。

  童涛、远明、小荣他们也把果蔬全卖完了,这会都陆陆续续驾马车过来了。

  童涛刚刚听到何君对百姓们供菜的保证便说:“何君,就算你种了很多菜,有那么多果子和鱼,每天要运过来卖,这运送就是一个很麻烦的事儿。

  咱家只有四辆马车,怕到时都不够用。”

  如果注意听童涛他刚刚说得那番话里,加了个“咱家”。

  童涛已经不由自主把自己当成张家人了。

  或许其他人还没有注意听,何君心可细了,他听到了就想调侃下童涛。

  “童涛,这马车不够确实是一个问题,要不以后慢慢的再购置几辆过来。

  你脑子活,你现在也算是“咱家”人了,要多为“咱家”想些办法呀。”

  何君故意大声凸显了咱家这两个字,童涛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这一不注意就暴露了自己的小心思,他有点不好意思,便咧开嘴憨憨地笑了。

  景文收拾好了马车过来,弹了何君一个脑瓜崩。

  “现在我们种这么些蔬菜运送过来都很辛苦,你呢可倒好,百姓们一求情,就满口答应下来说一定要多运蔬菜过来。

  到时候可有的忙了,你看你近段时间都瘦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