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文见何君看着地契半日不语也不动弹,还以为他是激动成这样。
景文便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地说:“怎么啦?
买了这么多地,是不是太开心了。
没想到我媳妇现在也是一个大掌柜了。
何掌柜,我可等着你多多提携呢。”
何君怪嗔着景文。
“你又没个正形了。
我只是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有些感慨罢了。
哦,对了,这大豆等还比较好种些,而且这些农作物出油也比较多。
但茶子树却长得慢,就算我有灵力,却还是不能在短时间内种出那么多茶子树。
我估摸着要扩种茶子园,最快也需要几个月。
所以我们榨油坊现在是茶油最少了。
这茶油一般都是那些大户人家常吃的油,咱得想个办法多榨些茶油。
我寻思着,除了咱们月鸣岭有片茶子林之外,其他村的山上估摸着也有这野茶树林。
咱们榨油坊可以收购这些茶籽。
有了茶籽,就可以榨出很多的茶油来了。
虽然收购村民门采下来的茶籽,这茶油的本钱可能会高了些。
但久而久之,各个村还有县里都知道我们这里专门卖各种各样的油,特别是茶油。
我们这榨油坊的名气也就打响了。
这也是一条很有前景的生财之路。”
景文宠溺地看着何君,见他不停地说,并憧憬着,景文真想把他抱起来原地转上一圈。
……他媳妇咋这么能干呢?
……咋这么有才呢?
……而且还这么地撩人。
“君,你说得太对了。
这样广收茶籽就可以弥补茶油的不足。
在咱们茶子林还没有扩种好,还没有出那么多茶籽之前,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我等会就跟村民们说,让他们相互转告,就说我们榨油坊要收购茶籽。”
……
没几天的功夫,附近几个村都知道鹅湾村新开了个文君榨油坊。
而且他们要大量收购茶籽。
村民们一般忙完了农活也会想着找点闲活干干,好赚点零碎钱花花。
他们有些人知道哪里有野茶林的,就去山上把茶籽采摘下来。
就这几天,何君他们的榨油坊就收到了好几千斤的茶籽。
收茶籽这活也是挺繁杂的。
你要上秤称,然后还得找地方堆。
何君一咬牙,又将榨油坊旁边的两个大仓廪都给租下来了,全用来堆茶籽。
现在要种那么多农作物,这边榨油坊又要人帮忙,景文又招了一些帮工,才不至于使大家忙得焦头烂额。
何君按照八个铜板一斤的茶籽价来收购。
这一次就收购了几千斤的茶籽。
虽然用去了很多的银子,而且收购茶籽也增加了这茶油的成本。
但何君看着榨油坊用茶籽榨出的色泽深黄、香味浓郁的茶油,心里真舒爽,很有满满的成就感。
榨油坊榨出的茶油、豆油、芝麻油、菜油已有好几百斤了。
何君觉得是时候把这些油放到铺子里去卖了。
于是第二日,大家送果蔬及蜜饯青果鲜去阳岗县的时候,顺带着把这几百斤油也送到铺子里去卖了。
何君与景文根据百姓的喜好,油作物的成本等,把这些油的价钱都想好了。
既然是自家榨油坊榨出的油,因而根据街面上那些油的价钱,何君与景文制定的油价会比街面上便宜些。
当然茶油是最贵的,然后就是芝麻油,大豆油和菜油。
九辆马车分到九个街道点卖果蔬,何君又让他们都带上那四种油去跟百姓们讲解一番。
好让百姓们知道他们家又开了榨油坊,现在也卖油了。
他们榨油坊榨出的这些油很纯净,香味浓郁,价钱比街面上的更便宜。
百姓们在买了果蔬之后,都看着油桶里的油,那些油确实毫无杂质,金黄纯净,散发着浓郁的油香。
百姓们还有些半信半疑。
“这真的是你们自己种的油作物榨出的油吗?”
景文当即爽快回应。
“我们在这里已经卖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果蔬了。
而且我们种的果蔬,乡亲们都尝过,是很美味的。
现在我们又种了很多的油作物,然后开了榨油坊。
这真是我们榨油坊榨出来的油。
你们就看这油多纯净,多香。
而且因为是我们自己种的油作物榨的油,所以我们也卖的比别家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