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幼儿园_作者:求之不得(358)

2021-06-16 求之不得

  沈悦很快会意。

  卓远口中所谓的重要事情,应当是在平宁山时候发生的事。

  那时候只有卓远,她和桃桃在。

  小六不仅朝卓远唤了一声“六叔”,还磕磕绊绊说了声“快跑”,这件事只有卓远和小六清楚,卓远也只把当时的情形说给了她听。

  大夫要详细了解小六所有情况,才有办法做准确的判断,对症下药。但眼下卓远应当已经不在京中了,桃桃又年幼,当时周遭的情况只有她最清楚,所以陶伯才会让馒头借她回府。

  卓远答应过小六,她不愿意,他就不同旁人说起她唤了六叔的事。

  所以对小六而言,知晓她曾今开口说过话的人,只有沈悦和卓远两人。

  小厮的言辞间来看,卓远也只是交待过陶伯一声,南顺名医来的时候,要有她在,但是并未对陶伯说起过详细原有。

  沈悦心中思忖着,脚下同小厮一并到了君兰苑门口。

  君兰苑外,已经有伺候的丫鬟在迎候,“沈姑娘,楼大夫同王妈妈和桂枝姐姐说完话了,眼下正同六小姐在后苑暖亭处,陶管家也在。陶管家说,等沈姑娘来,就直接领姑娘去后苑暖亭处。”

  “好。”沈悦应声。

  后苑暖亭相对是不那么正式的地方,大夫应当是在王妈妈和桂枝这里了解到小六的基本情况后,想在相对轻松的环境里开始同小六交流。

  小六不会说话,对陌生人的观察和戒备,天生比旁的孩子强。

  这个楼大夫治好了不少这样的病人,所以很清楚怎么构建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尤其是,对方是小孩子。

  未见其人,但沈悦心中却稍稍舒缓了些。

  等到暖亭处,丫鬟福了福身,“沈姑娘。”

  沈姑娘笑着颔首,丫鬟撩起帘栊,朝内里道了声,“沈姑娘来了。”

  暖亭中的人停了下来,明显观察到听到身后的人入内时,卓卿(小六)眸间微微清凉,似是下颚也微微张了张,若是一个正常能说话的孩子,此时应当已经唤出对方名字了。

  卓卿不会说话,但是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自觉反应,那情况同完全没有反应的一类孩子比较,是要有机会得多。

  楼清运敏锐得捕捉了先前这一刻。

  而小六也果真朝着方才入内的沈悦莞尔,虽用的是手语,但说明有表达的欲望;下颚同刚才一样,不时便微微提了提,是先前的自觉反应已经可以常态化。

  楼清运眸含笑意。

  这孩子有说话的欲望,但是遇到了困难。

  相比起从没有开口的念头,需要循循善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能治愈的机会大很多。

  但除了这些因素,更重要的,是要看孩子的自身条件。

  有时候,一直不会说话,并不一定是生理缺陷或着是心理原因,而是很有可能因为在该学说话的时候,身体条件出现了异常,譬如,神经压迫等等,让孩子恰好错过了最好开口的时间。

  在当下的环境里,需要一点点尝试着找出原因。

  但若是能确认,卓卿是在某些场合开口说过话,便可以确认,这些缺陷是可以通过成长和不断的对应刺激来修复的。

  楼清运能观察到,卓卿对众人口中的这位沈姑娘有特别的心里联系。

  在方才同王妈妈和桂枝说话的时候,卓卿想要沟通表达的念头并没有如此强烈。

  有时候在临窗观察中,病患和家属之间因为太过熟悉,反而可能不会引起共鸣,而是一直让病患保持和早前一样的状态。

  但如果有新的外部环境刺激,而这种新的外部环境刺激,是正面,有效的,往往可能激发病患的潜能。

  楼清运没有着急回头,而是一直认真得观察着卓卿。卓卿的这些下意识反应,比先前记录的不少日常信息还要来得有用和直观些。

  小六朝沈悦跑过去,楼清运没有阻拦。

  为了保持和孩子齐高,楼清运先前一直是半蹲着的,因为蹲得时间有些久,稍微有些麻,撑手从地上撑手起身,转身看向沈悦。

  看到沈悦的时候,楼清运还是微微吃了一惊。

  从他刚才到平远王府起,管事的陶管家就让人去请所谓的“沈姑娘”,先前和王妈妈还有桂枝沟通的时候,也都近乎每两句都有一个“沈姑娘”,卓卿的弟弟卓宁也一直在问阿悦要回来了吗……

  所以在楼清运的印象里,沈悦有些类似于后宅的女管事,因为年纪没到管事妈妈的年纪,所以被称为沈姑娘,但所有的人都频频提及,且是正面印象,那应该也是年纪不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