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万元户_作者:老胡十八(125)

2021-06-18 老胡十八

  “怎么了春霞姐?”

  “我……那个……我就是问一下,玩具能不能……我家娃儿说想要一套绿军装,我这手里也几个月没……”哼哼哧哧,毕竟是同一个胡同里住着,难为情。

  珍珍却恍然大悟,原来是工资的事儿。她承诺过玩具一旦卖出去,就给大家发工资,而最近都在操心荞荞的事儿,还没来得及卖呢。

  “林老师你别生气,我也是没办法,要不行,能不能用玩具抵?我带回家给孩子玩儿。”

  “放心吧,我明儿就能给你发出工资。”珍珍披上外衣,一面往外走,一面问她成品玩具有多少。

  “一共2240个,刚数过的。”

  “啥?!”珍珍差点被她吓死,“两千多个?!”

  “对呀,赵叔他们说,反正在家闲着也没事,又不是干体力活,就动动手的事儿,每天能做十七八个,我……我就……”她吐了吐舌头,“你别生气啊,我拿回家是偷偷做的,没给我婆婆看见,也没让孩子摸过,弄不坏。”

  珍珍笑了,“春霞姐真是,我生什么气,以后啊咱们实行多劳多得,按劳分配。”

  “按劳非配?”

  “对,以后咱们在基础工资的基础上,实行计件工资,谁做的多就能多拿钱。”

  春霞眼睛亮得不像话,那敢情好,以后就不用再因为领不到工资被婆婆骂了,说不定她熬熬夜,多做点,工资还能比丈夫高哩!

  珍珍看着眼前这堆成小山的纽扣玩具,惊讶得说不出话,憨态可掬的小狗儿小猫儿,洋气大方的小汽车小房子,不止外形栩栩如生,颜色配色也十分养眼,每一个品种全都分门别类的堆好,还有一堆是做到一半的半成品。

  老人家们虽然眼睛不好使,可这是熟能生巧的事儿,多做几个闭着眼睛也能做出来。而且他们做事认真,像用机器比着尺寸做出来的,规格统一,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赵叔你们也太牛了吧!这才半个月啊,平均每人每天得做二十个……”

  老人们笑笑,也不会说什么客套话,直奔主题——“那咱们怎么卖呢?有人要吗?”

  “放心,明晚我就能给大家发工资。”珍珍胸有成竹,各拎上二十件“样品”,带话让胡姐夫告诉姐姐,明儿一大早来胡同一趟。

  卖玩具,她得找一个不怕害羞,有推销天赋,足够机灵懂得随机应变,又信得过的人,丰收大姐自然是不二人选。虽然说,小赶美更有天赋,可她要上学啊,推销这事就得趁工作日上门。

  第二天一早,珍珍带上街道办开的介绍信,拎着二十件样品,雄赳赳气昂昂杀到市百货公司第一门市部的玩具柜台。这年头也没啥玩具,一般的就皮筋毽子橡皮泥拨浪鼓,高档些的洋娃娃,那可是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啊,买得起的没几个。

  售货员见她们盯着洋娃娃看,不耐烦地说:“高档洋娃娃,二十八一个要吗?”

  珍珍心说:这种土里土气的丑娃娃,我才不要呢!那夸张的人脸,当真对得起“洋”字。

  面上却说:“同志你好,我们不买玩具,我们想找一下贵单位的采购经理。”

  售货员斜着眼打量她们,“哟,就你们,还找我们经理,经理是谁想见就能见的吗?”年轻这个倒是挺好看的,可老那个一看就一农村人,他们经理可没这么老这么穷的农村亲戚。

  珍珍这小炮仗,当场就要炸。

  幸好丰收大姐拽住,“同志你看,我们是城关公社的社员,有介绍信……”

  不等她掏出介绍信,售货员就白眼一翻,跟别人聊天去了,林丰收脸色讪讪,这就是公家单位,只有老百姓求他们的。

  “咦……同志你好。”忽然,从另一边卖服装的柜台转过来一女同志,手弯里挎着个非常罕见的人造革皮包,皮肤白白的,小小巧巧,笑脸有点眼熟。

  见珍珍疑惑,她先笑了:“我是文霞呀,我们在公共汽车上见过。”

  “呀!文霞姐是你呀,对不住对不住,我……”珍珍真不好意思,这可是老爷子的救命恩人,本来当天想的是事后要去剪刀厂当面感谢人家的,但后来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忙忘了。

  “别这么客气,咱一个公社的。我听你们说要找经理,是有什么事吗?”

  珍珍看她正在挑童装,估摸着孩子也就三四岁,忙掏出一只小猫一只小狗,“文霞姐拿回去给孩子玩吧。”

  掏东西的时候不小心露出里头一包的玩具,文霞接过来,捏了捏长长的狗耳朵,“怪好看的,你们自己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