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男频搞基建_作者:封玖(465)

2021-06-19 封玖 甜宠文 爽文

  “至于你,就一辈子做我的蒹葭罢。”

  尾音淹没于唇齿之间。

  翌日,京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霍延护送楼喻上朝。

  广德殿内,楼秉叹息朝中无人,并询问朝臣有无良策。

  汤诚率先出列道:“禀陛下,臣以为,之前勤王一事,不少州府官员皆有功劳,如沧州知府范玉笙、湖州知府段衡等等,他们皆响应东安王号召参与勤王,可谓是阳春有脚、浆水不交。如今朝廷正需要这样洁清自矢的骨鲠之臣!”

  群臣:“……”

  汤诚的心思摆在明面上,但又让人无法反驳。

  汤诚不了解楼喻,所以他一直觉得,楼喻能成为所谓的东安王,靠的不过是范家和霍家的辅佐。

  文有范玉笙,武有霍二郎。

  范玉笙幼承庭训,得范文载真传,定有治世之能;霍二郎乃霍义亲子,一身本领皆源自霍家的培养,神武不凡。

  有这二人,楼喻何愁不成大业?

  要想干掉楼喻,必须要先剪除楼喻的羽翼。

  这是赤裸裸的阳谋。

  楼喻若不答应,则有不敬朝廷之意;楼喻若答应,不仅会失去股肱之臣,还会令人寒心。

  所有人都仰望着东安王,等待楼喻的回应。

  楼喻蓦地轻笑出声。

  “陛下,臣以为,汤将军言之有理。”

  楼秉愣了一下,看向楼喻的目光有些困惑。

  他还以为楼喻要跟汤诚辩论一番呢。

  汤诚眼皮一掀,楼喻就这么轻易答应了?

  众人也都讶异着,便听楼喻道:

  “朝中缺乏良臣,从地方调动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臣提议,调宜州知府、莱州知府、江州知府入京为官罢。这三州知府为政期间,皆甑尘釜鱼、官清法正,确实大材小用了。”

  所有人:“……”

  合着您在睁眼说瞎话啊?

  汤诚皱眉:“这三人……”

  “这三人哪里做得不好吗?”楼喻不解问,“他们也都勤王有功,汤将军何必厚此薄彼?”

  他一本正经道:“真要说来,范玉笙不过为官两年,资历尚且不够;段衡为政期间,致湖州数次洪水泛滥,当不得汤将军这般夸赞。”

  汤诚:“……”

  楼秉心中不由暗叹。

  他的这位族弟总能找到堵住汤诚的法子,且乍一听完全合情合理,找不到漏洞。

  楼喻俯视着汤诚,对他微微一笑。

  他还得感谢汤诚提出这个建议。

  成为东安王后,他势必要加深对八州的掌控。

  楼喻正想着如何剔除一些无能且没有忠诚的官员,汤诚就给他递了一个枕头。

  他怎能不感谢?

  汤诚不由抽抽嘴角,越跟楼喻打交道,他就越发觉得楼喻此人滑不溜秋。

  既然文臣这边路子走不通,那就走走武将吧!

  霍家翻案已成定局,汤诚继续反对并没有任何意义。

  倒不如先将自己从这件事里摘出来,届时再谋其它。

  早朝结束后,楼秉下达谕旨,传至包括江州、宜州、莱州在内的其余多个州府,调十数位官员入京担任要职。

  楼喻回到行馆后,便写了一封信,交待人事安排。

  他手下不少人经过历练,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既然掌管八州,他自然希望八州都是自己人。

  现在调走三个,他需要补充三个过去。

  魏思担任宜州知府,沈鸿担任江州知府,吕攸担任莱州知府。

  除此以外,沧州知府由方临接任,楼喻打算将范玉笙调到庆州总衙任副衙长一职。

  总衙建立时,设衙长一名,副衙长两名。

  楼喻是衙长,其中一位副衙长由杨广怀担任,另一位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范玉笙在沧州历练两年,能力也不俗,调来当副衙长合情合理。

  吕攸原本只是庆州府衙的一个小司工,追随楼喻后,他一直在不断学习,而今已成为楼喻手下一员干将。

  但他一直在工部打转,到底不能彻底挖掘他的潜力,派出去当几年知府正好锻炼锻炼。

  沈鸿同样如此。

  不过这两人手底下还有不少工程项目亟待解决,未来的一段日子里,他们肩上的任务会非常重。

  所幸这几年,魏思他们培养了不少人手,加上之前范文载吸引来的人才,这几人调走之后,会有合适的人替补上来。

  楼喻写好信,让人快马送回庆州。

  适时冯二笔来禀:“殿下,越王遣人来邀请您过去一趟,您去不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