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男频搞基建_作者:封玖(498)

2021-06-19 封玖 甜宠文 爽文

  直到碰上下雨天。

  常年在外奔波的人都知道,一到下雨天,路就会变得泥泞,马车行路慢,有时候车轮陷入烂泥坑里,半天都拽不出来。

  这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行程,尤其是对运货的商队而言。

  耽误了工夫,就有可能违约,违约了就得赔付对方违约金,这一趟不仅白跑,还搭上了自己的钱。

  可是八州铺设的官道不存在这个问题。

  十月初一,八州官道开通,几乎不见车马行路。

  十月初二,官道上同样安静得很,只有一些两条腿走路的行人。

  此后数日,皆是如此。

  总衙上下忧心忡忡,唯有楼喻气定神闲。

  吕攸被调去莱州任知府后,工部部长就由方焕接任了。

  他耷拉着眉毛,来找楼喻汇报官道运营情况,担心道:“王爷,八州耗费巨大钱物和人力铺设水泥官道,现在商旅却寥寥无几,这恐怕很难回本啊。”

  楼喻道:“不必担心,你要给他们一个反应的时间。”

  他们尚且不明白,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

  楼喻让人暗中统计过数据。

  晴天时,如果一个商队,选择小道从莱州抵达宜州,花费的时间将是选择官道的两倍。

  两倍听上去不多,但长期下来,绝对会是一笔庞大的损失。

  比方说,平安镖局若是走一趟大宗货物的镖能得二十两,那么,在相同时间内,他可以借官道走两趟,也就是四十两。

  从莱州到宜州,走一趟官道或许要交纳一百文,两趟就是二百文。

  四十两刨除二百文过路费,难道不比二十两更香吗?

  同样的道理,商人货卖得快,他的生意不就更活了吗?

  晴天尚且如此,那么雨天呢?

  做生意的心里都有个算盘,只是他们尚且没有反应过来。

  十月初八,天降大雨,八州境内皆被雨幕笼罩。

  小道既泥泞又崎岖,经常脚底打滑,实在难以行路。

  不少商队不得已,只好选择官道。

  一踏上官道,车队的速度明显提升,本来还担心无法及时交货,现在看来,完全不用担心了。

  由奢入俭难。

  等他们享受到了官道的便利,还会去选择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吗?

第九十二章

  八州官道运营步入正轨,官道上每日车马络绎不绝。

  随着运输效率的提高,八州的经济越来越繁荣。

  尤其是庆州。

  庆州是八州的工业集中区,所产工业品,通过陆路和水路运往全国各地。

  而今陆路更加通畅,加速了工业品的对外贸易,所需工业品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这种情况下,楼喻将需要更多的厂房和工人。

  厂房可以建,那么工人呢?

  大盛现在步入平稳期,各地生活水平逐渐恢复,老百姓的需求越来越大,庆州工厂必须得提高产量。

  现在招工方便,直接在报纸上刊印招聘启事就行。

  虽然老百姓不一定能识字,但不妨碍他们从别人口中听到消息。

  听说庆州要招工,外州的就算了,其余七州不少人都蠢蠢欲动。

  尤其是沧州的百姓。

  沧州是庆州工业区最大的劳务输出地,有不少百姓都在庆州当工人,俨然将庆州当成第二个家。

  眼看他们日子越来越红火,其余百姓也眼馋啊。

  官道通达之后,去庆州一趟花不了多少工夫,还不如在庆州租个屋,赚些钱,等得空了再回家。

  有些人犹豫不决,不愿离开故土,有些人却坚定无畏,踏上去往庆州的路。

  整个八州都好似活了起来。

  流动的劳力注入庆州,带动了庆州工业产量的提升,从而增加了庆州的贸易收入,这些收入又广泛应用于其它基础建设中,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而这些外来工人,在庆州赚了钱之后,又能反哺家乡。

  当然,楼喻不可能放任劳力进入工厂,毕竟田地还是需要人耕种的。

  而今造纸坊已经没有私造兵器的暗室了。

  楼喻现在可以正大光明地打造兵器,遂直接建了一个军器监,专门让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兵器的研究和改进。

  霍煊原本在机械厂任职,现在被调入军器监,指挥并参与武器的改良工作。

  原本的机械厂,则交由技术不俗的工匠进行农业、工业领域的器械改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