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冬天外出,即使坐牛车不用走路也不是什么美事。
两位老师为了保暖,穿的跟个熊似的,裹得严严实实,就露俩眼睛。
这还不算,牛车上铺草垫子,上面还有大厚棉被。
蔡姑姑、白老师、田老师都躲在被子里。
“白老师、田老师再见!”
蔡丹三兄妹和一群学生一起摆手。
本来两位老师想偷么走的,不愿意闹出大动静。
可牛车碰到队员了,一传三,三传五,跑出来送行的学生就越来越多。
这也能看出来,两位老师还是很受学生们爱戴的。
蔡四哥、蔡五哥和小伙伴去玩了。
也有堂姐拉蔡丹玩。
她一点不想,只推说她前阵子感冒了,还没好利索,蔡母不让她出来太久。
这么说,自然没人敢拉她了。
她得以回家继续火炕瘫。
当天下午,蔡丹三兄妹不但知道了两位老师顺利上车的消息,还知道了蔡爷奶一家为啥高兴了。
因为她姑姑终于有小宝宝了。
原来蔡姑父带蔡姑姑去县城,就是去医院确诊去了。
姑姑和姑父结婚也三四年了,一直没孩子。
她就听过队里有老娘们哔哔这个,说她姑姑有毛病,那还是个堂婶子呢。
现在终于有了,可以堵住那群人的嘴了。
女人的价值自然不是生孩子,但是她知道姑姑、姑父都很喜欢孩子,她们是那么好的人,应该有自己的爱情结晶。
蔡母从猪场回来,蔡五哥就叭叭的和她说了,“娘,我要有小弟弟了。”
蔡母很是高兴,“医生确诊了!好啊。”
转身出去抓了只老母鸡,直接给剁了。
在家里收拾利索了,饭都没吃就拿鸡走了。
蔡五哥嘟囔,“咱家小鸡还没出来了,咱娘就开始杀鸡了。”
蔡丹都不用想,“肯定是给姑姑送去了。”
蔡四哥也点头,“这时候得吃好的。”
蔡丹点点蔡五哥,“别小抠,之前你还在姑姑那吃了一把红枣呢。”
蔡五哥辩解,“我才不抠呢,不都是生了孩子才吃鸡么,姑姑现在就吃。”
蔡丹回答,“要是条件够当然是现在吃了,当然生完了之后也要吃。”
蔡五哥惊恐脸,“那…咱家这些鸡还能保住么。”
蔡丹喷笑,“想啥呢!”
蔡四哥也无奈摇头。
蔡五哥还不服气,“你们别骗我,生孩子要好久好久呢,以前桃二嫂从开春说她有娃娃了,快过年了才生,我记得可清楚了。爷奶家一共才十几只鸡,够吃吗?吃完了肯定就吃咱家的了。”
蔡丹拍拍他胸口,“有姑父呢,姑姑不会缺吃的,不至于就惦记吃鸡,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咱家鸡顶多姑姑生了,娘再送一只。”
蔡五哥松口气,“那还好,那还好。要不我回头和娘说说,让我去钓鱼吧,钓到了都给姑姑熬汤喝。四哥,你说行不行?”
这小眼色使的。
蔡四哥其实也有意动的,“要不等娘回来咱俩一起问问。”
蔡五哥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四哥你问,娘不信我,我一说她就说我想玩了。”
虽然他就是想玩儿。
蔡丹撇嘴,这人还蛮有自知之明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 求一波预收啊,《国宝级学霸》、《我是墙头草家的闺女》和《搭伙过日子》,都是年代文,有喜欢的点点啊。
biubiu——爱心发射!
第60章 建砖瓦厂
蔡丹没想到, 最后是蔡姑父带着蔡四哥、蔡五哥去凿冰捕鱼。
人家蔡姑父直接搞了个渔网。
最后全大队的小伙子差不多全去了,捕鱼队规模日益壮大。
先头人们为了好玩,后来家家分了几条鱼。
这年的年夜饭家家都能连年有余了。
蔡姑姑更是没少喝鱼汤。
补的面色红润, 都胖一圈了。
四大队就这么热热闹闹的到了春节。
按照惯例,蔡母仍然带着三个孩子去了蔡爷奶家。
蔡母和蔡姑姑已经商量好了,她这边做一份五花肉炖粉条和饺子。
因为只做一道菜, 所以蔡母很是舍得, 切了大半斤的五花肉,可谓奢侈之极。
就这一道菜, 就一点不丢面了。
结果到了爷奶家,居然还有小鸡炖蘑菇、煎鲫鱼、油渣酥…
往年想都不敢想的菜,今年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