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多待会儿呗,现在还早呢,我白天净睡觉了,不累的。”蔡姑姑留客。
蔡母赶紧摁住她,“你可别动,我明天还过来呢。你多睡睡,小孩睡你就跟着睡,要不醒了且折腾你呢,你这一晚上要起好几回喂奶呢,可睡不好。”
蔡丹纷纷和蔡姑姑摆手告辞。
到了厨房,看到蔡姑父在烧火。
“姑父,你这是干啥呢?”蔡五哥好奇啊。
“烧点热水,烫烫尿布。”蔡姑父笑着回答。
蔡丹觉得蔡姑父是有儿万事足。
那嘴巴咧的,就没合上过。
“姑父,明个去砖瓦厂不?”蔡丹问了句。
她这边还有账本要汇报呢。
“会去一趟,待不了太长时间。”他要回家帮着伺候媳妇月子呢。
“孩他姑父,我们明个再来,爹娘那你说一声,我们就不过去了。那个鸡留不了多久,明个就给红炖了吧。”蔡母这次过来拿了五十个鸡蛋和一只母鸡。
虽然不想杀母鸡,但是家里没公鸡了。
母子(女)四人踏着月色往家里走去。
“原来孩子是从肚子里出来的。”蔡五哥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眼睛瞪圆的瞅着蔡母,表情愤愤,“你看你不说我哥是灶坑捡来的,我是土筐里捡来的么。”
所以这些都是骗人的。
蔡丹噗嗤一声笑了,实在没忍住。
蔡五哥扭头瞪她,“三妹,你是灰堆捡的。”
蔡丹捂着嘴,笑的抽抽了。
蔡四哥表情也有些复杂,眼神不自觉地瞄向蔡母的肚子。
蔡母很是尴尬,这个真不好解释。“大家伙都这么说。”
其实还有说从脚跟底掏出来的。
蔡五哥也没深究的意思,叹口气,“女的好惨,生回孩子割一刀,得多疼啊。”
蔡丹哭笑不得,因为蔡五哥居然再用怜悯的目光在暼她。
想的还挺长远。
蔡母也有些纠结,有心想解释,又怕儿子刨根问底儿,因为有些话真的没法说,但也不想给儿子造成这么大的误解,只能含糊说道,“生孩子也不都是要动刀的。快点走,回去睡觉!”
蔡丹就知道,她娘一不想再说就会用这招。
华国人太含蓄了,对某些方面更是讳莫如深。
其实不只这个年代,就是后世信息大爆炸,父母们对这个话题也是能不谈就不谈的。
好在后世的孩子们猴精猴精的,不再相信“垃圾堆捡的(灰堆变垃圾堆,很是与时俱进)”这种传承似的谎言了。
第73章 结婚招赘
最近四大队办婚事的比较多, 绝大部分都是娶媳妇的,招赘的也有两个。
先说娶的媳妇,最差的都是小学毕业, 还有俩是初中毕业呢。
这都是受蔡姑父的影响,队员们的“审美”有点歪了。
以前农村人娶媳妇儿主要看身板,身板儿得壮实, 得能干活,屁股大还能生娃。
现在四大队更在意学问。
为啥呢?
说白了是为了下一代。
在四大队明显是读书人吃香, 这谁都看出来了。
可不谁都是读书种子。
学校里不开窍的学渣不要太多。
拿老百姓的话来说, 根不好!
所以就想引进点优良基因。
但是这样的媳妇可不好找,如今这个年代本来上学的就不多,何况是女生。
不得不承认, 这就是个重男轻女的年代。
但是…必须但是, 四大队富裕了啊!
这几年粮食节节攀升, 家里鸡、猪不缺, 现在还有了砖瓦厂。
太让人眼红了。
所以队员们有底气啊,农村不好找, 就往镇上、县郊、市郊找。
以前这三个地方的女孩都是一门心思奔城里钻的。
但是现在不少都嫁到了四大队。
妥妥的…钞能力!
这个年代虽然提倡自由恋爱,但在农村都是相亲结婚。
在别的农村还十块二十块彩礼的时候, 四大队可以出一百、二百。
能不吸引人么。
四大队的队员们也不是人傻钱多, 相反她们特别挑,挑姑娘本身,也挑对方家庭。
那种卖闺女的人家是万万不要的。
因为有钱因为太挑, 四大队在娶媳妇这块出圈了。
据说县城不少人都听说了。
还有个更出圈的,就是四大队的闺女大部分不外嫁,都招婿。
还有个更夸张的说法,据说是在外省买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