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之不艰苦_作者:牛奶花卷(22)

2021-06-23 牛奶花卷

  蔡姑父新官上阵,自然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他拿着一张报纸还是站在大队部的墙头。

  人太多,又没高台,站在墙头才能让大家伙看清楚。

  “明天就是最关键的秋收了,我给大家伙念段报纸…”蔡姑父咳嗽了两下嗓子,准备声情并茂开始朗读了。

  底下就有人喊,“队长,俺们又听不懂那个,你就大白话吧!”

  一片的哈哈声。

  蔡丹也憋不住乐了。

  蔡姑父也跟着大家伙笑了,将报纸折叠好直接揣兜里了。“行!那我就大白话,就是大领导们非常关心今年的收成,希望能够增产增收,就是多打粮食。”

  有人喊了一嗓子,“不用放卫、星了吧?”

  蔡姑父摆手,“不用,总理说了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好了,明天除了三岁以下的孩子,其余的能动弹的队员都要下地啊,这时候可不能偷懒。秋收时间紧劳动重,大娘、婶子、嫂子、弟妹们别抠搜,给做点好吃的!”

  底下又是一片笑声。

  “这次咱们把养鸡副业搞起来了,冬天需要的稻糠肯定要多些,我已经和县粮库口头订了些,回头有需要的来我这报个数。对了,我二嫂想了个好招儿,就是挖蚯蚓……,冬天可以和在稻糠里,鸡肯定更爱吃,鸡和人差不多,应该也更爱吃肉!”蔡姑父说要自己先笑了。

  蔡丹没想到蔡姑父会把蚯蚓的事讲出来。

  还将功劳都放到蔡母头上了。

  不过这样也好,她家现在孤儿寡母的,让其他人多念点好也好。

  至于保密,没想过。

  也没办法做到。

  “多的废话我不说了,大家早早回去休息养好精神,明天正式开刀了!”

  ——————

  秋收当天,蔡丹一家顶着月亮就起了。

  吃了早饭喂了鸡,锣鼓就很应景的响起来了。

  蔡丹挎着篮子跟在蔡母身后,她年纪小,不会被安排什么活,一般就是跟在大人后面捡稻穗。

  不过也是有工分的。

  秋收时,全员出动也跟工分有关。

  这段时间,队长给工分会比较大方。

  一些滿工分(十分)甚至可以拿到十二分。

  七八分说不定也能得十分。

  小孩子只要下地最少也给两分。

  所以大家伙积极性才会这么高。

  蔡丹挎着小篮子,她的小篮子里还有个破碗。

  手里拿着一个木铲,在捡稻穗的同时挖挖土,捡捡蚯蚓。

  这叫公家、自家两不耽误。

  “哎!地里怎么会长稻穗…”蔡丹嘟囔着,小脸严肃的看着她挖出的一大把稻穗。

  “这丫头咋傻了呢,快把老鼠洞里的稻谷弄出来啊!”一个大嗓门的婶子拍了拍蔡丹的小脑袋。

  蔡丹听懂了,这是老鼠洞,所以这些粮食是老鼠给自己准备的过冬粮。

  真的是不好意思呢,被她一锅端了。

  虽然有点膈应,还是果断下手了。

  真不少,将小篮子的底部都铺满了。

  这可比捡稻穗快多了啊!

  好一勤奋的小老鼠!

  好一可怜小老鼠!

  可怜归可怜,她还是不会手软的。

  她也不捡稻穗了,太没效率,还是挖吧。

  能找到老鼠洞最好,找不到也有蚯蚓啊。

  不白挖啊。

  就这么干了!

  

   加点肉

  

  第十五章

  蔡丹没有掏老鼠窝的经验,只能是瞎猫碰死耗子。

  好在运气不错,一天也挖到了三个。

  再次感谢勤快的老鼠,让她收获颇丰。

  晚上蔡姑父给了她三个工分。

  和八、九岁的大孩子一样。

  那些孩子干的是捡地瓜、土豆的活儿。

  可比捡稻穗累多了。

  不过村里人也没说蔡姑父的不是,因为她“成果”突出啊,比一拌大的孩子多一倍还多。

  那些孩子能得俩工分,多给她一工分合情合理。

  母子四个往家走去,蔡母揉着蔡丹的小脑袋,“三丫可真厉害!头回就能挣仨工分,和你五哥一样多呢。”

  蔡五哥撅着嘴,都能挂油瓶了,“要是也让我捡稻穗,我也能得更多。”

  蔡丹回怼一句,“你太老了!”

  蔡五哥鼓着脸,好气哦!

  蔡母被逗笑,“嗯,你五哥年纪是大了点。”

  蔡五哥要被气冒烟了,“四哥比我大!”

  蔡四哥一句话ko他,“我挣五个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