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柜台里根本没有, 她确定。
蔡姑父又买了两斤软和的槽子糕,“都是给你爷奶买的。”
蔡丹是知道蔡姑姑、姑父的孝顺的。
买完了东西,两人也没再闲逛。
又回了政府大院。
中午和大家伙一起做的饭, 热的窝窝头和半炖半炒的白菜汤。
在外头也就对付, 好在大家伙都是能吃苦的,没人有怨言。
因为工分给的多啊。
下午蔡姑父哪也没去, 监督大家伙干活。
蔡丹继续抽查不合格产品。
即使知道她抽查不了太多,能挑一点是一点。
她的效率还是不错的, 蔡姑父喊她有的时候, 她已经将地上的一堆挑了个遍, 挑出八本歪的。
“姑父,这几本怎么处理?”蔡丹怕她辛辛苦苦挑出来的,再混一起。
“给我,我带回去。”蔡姑父让装进她背篓里。
蔡丹自然没异议,反正她没买啥东西,背篓里空荡荡的呢。
又颠了一回屁股,蔡丹到家了。
这次去县城的体验也很一般般呢。
日子如水的过去。
在元旦前一个星期,蔡姑父就开始大动作的推销桌历了。
也许这个新鲜玩意真的比较实用。
不少单位都把它当做了年底福利。
以前福利里也有日历或者挂历的,现在不少人认为桌历更实用。
这就是桌历好卖的原因。
蔡姑父还推销给了省内的各大商店。
两台机器印刷的桌历都不够卖的。
因为太火爆, 居然一直卖到了一月底。
多卖了一个月。
蔡丹在帮蔡姑父做账,将三个月的账本重新做一遍。
她自从学了专业做账,眼光可高了,现在看蔡姑父这账本…就跟屎一样。
谁让是亲姑父,忍着也得帮忙。
蔡姑父哪里发现不了侄女的别扭,笑呵呵的承诺,“好好做,回头让你姑给你做大肠面。”
“多放点辣椒。”她为了口吃的,也是挺拼的。“姑父,下午肯定做不完,明天下午保证给你。”
这还是她现在练出来了的结果。
再快真不可能了。
“我也不着急,就是有些政府和厂子没给尾款呢,造纸厂那边也在催我结款,我都不知道挣多少。”他心里有个大约数,但是他想知道准确的。“不过机器钱差不多挣回来了。”
之前吹的牛逼实现了。
年底之前将尾款要回来,今年就不耽误给队员分红了。
然后大队又多了一样挣钱的产业。
蔡姑父有些欣慰的看向侄女,这个主意是丹丫头给的,他得给点好处才行。
在他这里,做得多自然得的就多。
赏罚分明。
“那可好!”蔡丹也巴不得多挣钱呢,“姑父,今年的工分能值五分钱了吧。”
蔡姑父有些自得,“应该还多,不过账面上要留钱,不能全分了,照四分就差不多了。”
蔡丹立马在心里算账,她今年也就休息七八天,算上过年那三四天,凑个整算十天。
三百五十五天乘以十二乘以四分,结果是一百七十。
唉呀妈呀,这是要暴富啊。
又有点泄气,这钱再多也到不了她手里,都发她娘手里去了。
不行,她得抗议。
她要求增加零花钱。
虽然已经涨过一次了,从二毛一个月涨到了五毛,但是她不满意。
她要求涨一块。
她挣一百七,花十二块钱,还不到一成。
这多节俭啊!
蔡母应该会同意吧。
上次蔡五哥得的奖励,她都没收缴。
她的钱多,知道蔡母不可能给她,但是她也要求向蔡五哥看齐。
“愣啥神呢?”蔡姑父敲敲桌子,唤回蔡丹的注意力。
“啊?…我也不知道想啥呢,姑父你刚才说啥,我没听着。”蔡丹微笑。
“这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那俩机器也不能那么停着啊,印点对联成不?”蔡姑父这是还想再挣一笔。
蔡丹沉思一下,“这个挣不了多少吧。”
很多人家为了省钱都是扯红纸找人写,几分钱都不舍得花的。
“除非姑父你还能和那些政府、厂子合作,让他们采买当做新年福利,咱们不单卖,不卖个人,只对公。”搞团购搞批发,“要不先让他们下定金,咱们根据他们要的数量再开工。不过内容要好,价格还得便宜。”
蔡姑父有些理解了,“这样不错,即使少挣点,踏实,不怕卖不完。行,我去找人写对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