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往锅里撒了两粒大粒盐,才将面条放入锅里。
这样做事防止面条破裂。
“明天你列个表格,将要带的东西都写上,咱们对比一下看看有没有遗漏的。”蔡丹高兴,这么听话的对象谁不喜欢呢。
“嗯。”徐州熙往锅里添冷水。
沸腾的锅平静了下去。
如此三次,面条就熟了。
“直接舀出来,还是过遍冷水?”徐州熙问道。
如果是夏天,肯定是吃过水面,凉快。
但是现在是冬天,吃口热汤才美。
但是有个问题,这么直接舀出来,面很容易坨。
蔡母她们还没回来。
所以最好的办法,“过遍冷水,面汤留着。”
这样面更筋道,还不容易粘在一起,等吃的时候浇上热汤,再加勺卤子就齐活了。
蔡丹找来两个碗,舀上热汤,“一人一碗。”
徐州熙也不客气,他还真有点渴了,端起来吹了吹就喝光了。
“你这一下午没喝水吧。”蔡丹有些心疼。
“没时间,也没想起来。”徐州熙抹了把嘴。“东屋锅做什么呢?”
“烧热水呢。”她烧东屋锅不是为了热水,而是烧炕。
“那去东屋蒸鸡蛋羹和炒卤子吧,面汤就放锅里,回头二伯娘她们回来的晚了,加把火汤就热乎了。”徐州熙考虑的一向周到。
蔡丹自然没有意见,两人拿着东西去了东厨房。
那个冻兔子蔡丹也给送外头去了。
厨房太暖和了,害怕化冻。
明天中午才吃呢,没必要现在就化冻。
“姑父还没回来呢?”徐州熙随口问道。
蔡丹摇头,“没呢,要是回来肯定会来说一声的。”
“真有那么胆子大的么?”徐州熙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对有些人来说不难。”蔡丹叹口气。
蔡姑父是去县城蹲分数去了。
原因是她说了一个忧虑。
就是一些成绩很容易被冒名顶替。
对于这个,蔡丹是很确定的。
后世这样的新闻不只一个两个。
什么盗用人生几十年的。
挺恐怖的一件事。
一般敢动手的都是有些权力的。
对象多是无权无势没门路的农村学生。
她们四大队今年可是有二十多人参加高考。
成绩普遍不错。
万一有人眼红病了呢。
她就给蔡姑父提了个醒,没想到蔡姑父反应这么大,直接去县里了。
说是去教委,保证第一时间知道她们的成绩,让那些想伸爪子的无处下手。
这办法虽然有点费时间费姑父,但是不得不说,还是挺有用的。
作者有话要说: 我在外边和老公撸串呢,最后几百字和发出去都是用的手机。
就一章啦!
羊腰子真绝色!
我老公不理解我个女的为啥那么爱吃羊腰子。
哼哼,女生不配补腰子么。_(:з」∠)_
第163章 蓄谋已久
蔡姑父在县城蹲守了四天, 将附近几个大队考生的成绩都拿回来了。
不过他没有去传达的意思。
反正要不了三四天他们也能知道了。
最要紧的还是自家孩子。
蔡姑父亲自来了蔡丹家,将他们几人的成绩送过来了,“都不错, 估分很准,上下没差三分。成绩下来了, 再有十来天该陆续下通知书了。”
蔡丹看到自己的成绩——431, 很是松口气,比估分还多了两分呢。
蔡四哥、蔡五嫂实际得分都比估分高, 不过也没高哪去。
蔡四哥多了三分,蔡五嫂多了一分。
只有蔡四嫂比估分少了两分,得了383分。
不过就像蔡姑父说的那样, 问题不大。
都在承受范围之内。
所以大家伙都是高兴的。
蔡母也拿着那页写着成绩白纸翻来覆去的看, 看不够一样。
不过谁也没和她抢,让她看个够。
“通知书我也会盯着的,邮局那边我已经和他们局长说了,有四大队的通知书务必交到个人手上, 不许代接。”蔡姑父很是欣慰。
今年他们四大队不出意外能考出不少。
他可得给看住了。
蔡丹竖起大拇指,“姑父英明!”
蔡姑父笑骂, “就你贫。上大学的东西你们都准备好了么。穷家富路, 多准备点。”
蔡五哥回答, “放心吧姑父,我们亏待不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