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五个字我都教完了,咱们吃松子吧。”蔡五哥一说到吃眼睛自动冒光。
“别多了,一人四粒。”蔡丹提醒到。
这松子是蔡母她们上山捡的,当时捡的是松塔,回来又剥的。
本来按照蔡母的意思,都是要卖的,家里顶多留点最不值钱的蘑菇干。
蔡丹是知道适量吃些坚果对身体很好,就拉着蔡五哥撒娇磨人的要留点。
蔡母还是疼她们的,给留了…点。
所以就有了每人每天四粒。
她大略数了数,差不多能吃到开春。
“我不吃,你们自己吃。”蔡母还在努力记那几个字。
她每次都是记的最慢的,觉得自己记住了,回头又模糊了,让她写更是缺胳膊少腿的。
蔡丹给蔡五哥使了个眼色,让他照旧。
蔡母说不吃,给她剥了,她也是吃的。
主要是家里条件太差了,补充营养的东西太少了。
明年家里能养猪了挣工分了,就让蔡姑父给蔡母弄个轻省活儿。
要不然年年这么遭罪,营养又跟不上,到老了肯定一身病。
简直是拿命在换工分。
年饭
第二十九章
关于过年,蔡丹记得有个顺口溜很是应景。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除夕的饺子年年有。
不过显然在这个年代,很多年前准备是没办法做到的。
糖果是没有滴,打扫卫生倒是做了,不过因为西屋都是木柴,所以只收拾了东屋和厨房。
因为屋子多是土坯,所以即使收拾了,也没感觉多干净,毕竟土就那色。
豆腐磨了,和蔡爷爷合着做的,磨了二斤多黄豆的,正好半板豆腐。
鸡没舍得杀,即使是不下蛋的公鸡。
终于到了过年这一天,蔡母端着一个盆,里面有昨晚包好已经冻的硬邦邦的二和面饺子,还有一块肉、半块肝和三大块冻豆腐。
蔡丹她们三兄妹都老实跟在后头。
她们昨晚都洗了澡,算不上洗澡,就是拿热水擦了擦。
头发自然也洗了。
蔡母是不愿意蔡丹洗头的,毕竟她才洗没几天,大冬天洗那么勤干啥。
结果蔡丹趁她不注意直接把脑袋扎水里了,造成既定事实,才算洗成了头。
最后屁股挨了两下,声音挺响,其实不咋疼。
不过对于蔡丹来说,侮辱性极强了。
加上今天早上,蔡母又强调一遍去爷奶那儿要拜年要听话。
谁要惹事,回来用烧火棍子削。
她们三兄妹为了保住屁股都很乖巧。
“爷爷、奶奶过年好!”
蔡丹三人一字排开,直接跪下了。
蔡爷奶笑的合不拢嘴,将三人拉了起来。“快起来,起来,地上凉嗖的。”
蔡爷奶又一人给了一分钱。
蔡丹感动的眼泪汪汪,这是她今年的第一笔收入。
以前好像蔡爷奶他们也是给的,不过都被蔡母收走了。
看来不管什么年代,当娘的都愿意替孩子“保管”压岁钱。
蔡丹拿着一分钱仔细的观赏了番,是姜黄色的,上面还有辆大解放车。
有个花纹,里头写着大写的“壹分”。
钱果然…好看。
将钱仔细的放进了兜里,她已经在想怎么将钱留在手里了。
虽然她也没地花,也不知道一分钱能买啥,但是她还想留着。
因为有钱心不慌。
“给姑父拜年不?”蔡姑父掏兜,“我也给钱!”
“给钱”这俩字比啥都好使。
三人几乎同时又跪了,就是这么多没节操。
“姑姑、姑父过年好!”
她们仨也不会说别的,蔡丹倒是会,又不能显露,也就只能这样了。
好在说的响亮又整齐,还很热切(想要钱)。
“妹夫,不用给钱。”蔡母拦着不让给。
又让蔡姑姑拦住了,“我这做姑姑的给侄子、侄女压岁钱,咋不行。”
支巴了好一会,蔡丹又挣了一分钱。
之后蔡母和蔡姑姑就去做饭了。
蔡丹无聊,也跟着烧火去了。
然后就听到不少“小话”。
蔡母一边刷锅一边小声问道,“红儿,今年大哥大嫂又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