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他人而伤害家人,这是最愚蠢的事。
卫姝逐渐从当时的压力下走出,也是这时她才知道。
前夫纳了那位远房表妹为妾。
在赶走了她,攻讦了她后,那位机关算尽的远房表妹,最终依然只能做妾。
卫姝心中稍稍一松,觉得那些人也不过如此,自己为什么会因为他们而耿耿于怀呢?
卫姝一天天好起来,只是比从前更为沉静。 她发现名声是个好东西,它可以化为利刃,攻击他人,也可以变成盾牌,保护自己。
只要有名声和名气在手,她就不会像之前一样,被那些人欺负。
于是她开始频繁出席一些聚会,不仅美貌扬名,才华也扬名。
与普通闺阁女子不同,卫姝从前居住在边城,见过战争,见过生死,见过人生百态。
她写出来的诗词并非无病呻吟,而是带着一股闺阁女子没有的大气,刚柔并济。
她的诗作为人传唱,被人称颂,人们谈起她时,不再是以美人为称,而是称作才女,以夫人尊称。
卫姝得了雅号卫夫人。
她很活跃,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对了。
然而她却不知,名声太盛,却无保护自己的实力,结局只有一个,成为他人手中的玩物,被人争抢,被人觊觎。
卫姝成为全国闻名的才女,且与许多公子有风流韵事的传闻。
然而实际上,卫姝与他们都不过是以普通友人交往。
而且还是那些人主动送上来,卫姝不好拒绝,便只能接受。
很快,朝代更替,新皇登基,新皇原是之前的太子殿下。
而这位太子殿下,在登基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下旨命卫姝入宫为妃。
接到圣旨时,卫姝满是不敢置信。
一是因为本朝以来,从未有过让和离妇为妃的先例。
二来,则是因为卫姝从前与前太子先新皇并不熟。
甚至并未见过几面。
她不明白太子为什么会让她进宫为妃,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圣旨啊……
她还能抗旨不成?
哪怕她名声在外,哪怕她有许多拥趸,可无人敢为她与至尊之人为敌。
卫姝坐着马车进宫,从将军府到皇宫的一路上,她一直掀开车帘往外看,她看到了很多人。
有曾与她知己相称的世家公子,有爱慕她的勋贵纨绔,还有……早已经被她遗忘在角落的前夫。
这些人都看着她,眼中有欲望,有不舍,有遗憾,却无一人上前拦住她的马车,他们只是这么看着,看着她从宫外进去那座华丽的牢笼。
卫姝入宫为妃,很快得宠,被封贵妃,宠冠后宫。
可笑的是,此时外面传的,竟是皇帝情深,不顾名声,不顾伦理,不顾朝臣反对,接了自己心悦的女子进宫。
而她卫姝,不过是皇帝情深中的工具人。
他们的爱情故事被几经编撰,流传至京城乃至全国的大街小巷。
就连史书上都记着这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似乎所有人都忘了,卫姝是因为圣旨才进的宫,也是因为圣旨才无法拒绝。
无人问过她是否想要再嫁,无人问过她是否心甘情愿。
不……有人问的。
她的家人问过,也只有他们问过。
可这问,除了让她心痛又有何用?
卫姝问皇帝:“陛下为何会命臣妾入宫?”
皇帝深情款款,“爱妃才貌双全,朕心悦之。”
卫姝却又道:“论才华,臣妾不及书香门第出身的贤妃,论美貌,陛下后宫各色美人众多,臣妾一人不堪比之,臣妾实在不知,自己有何德何能,得陛下青睐。”
皇帝只当哄她高兴,笑着道:“傻姑娘,你既知晓,便应当明白,朕心悦你,便是因为你是你,无人可代替。”
无人代替吗?
可是皇上,你从来不了解过真正的卫姝,又何谈喜欢?
你喜欢的,不过是心目中的卫姝,那个才华美貌冠绝天下的卫夫人,而非眼前的卫姝。
卫姝看得清楚,也就任由他去,左右她也逃无可逃,不如坦然接受,至少,这样的她可以让家人少担心,可以保护他们。
这是卫姝的第三段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