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野史_作者:鼎子(55)

2018-03-08 鼎子

  魏国又是长安的屏障,离长安相距不远。倘若这边出了什么事情,魏王日后带着军车来此也花费不了许多时间,并且名正言顺。终究,太后虽然暂时放下了这个心思,不愿看骨肉相残,可若是陛下去世,梁王仍然会有可乘之机。

  回到寝殿,陛下便又喝着苦涩的药,勉强咽了下去,苦笑道:“至少我也要活的比他长……”

  中侍郎在一旁听到陛下的喃喃自语,不禁一凛,悄无声息地端着陛下的药碗退下了。陛下皱着眉,又想起立后事宜,但丽贵妃丧期未过,终究还是需要再等等。眼下,太后尚且还没有别的理由能够反对立后,而立后之后就能顺理成章地再立太子。

  另一边,魏王离开长安后,便对自己的侍从及属官大发雷霆。他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查清楚,当初搅他大事的大臣们究竟是谁。之前,还未曾有人让他吃这么大亏,不给他们教训看看,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见魏王暴怒,属官们自然也应和起来。虽有人觉得不妥,但看魏王此时正在气头上,也打算日后再劝说。

  又过了几天,长公主府中,苏君侯做了几个月的准备后,决定和赵姓小吏一起提出关于水利方面的建议。出于稳妥的考虑,苏君侯还是和长公主聊了此事,长公主见他如此认真,终究还是迟疑起来。

  前些日子忙于魏王的事情,长公主虽然也看到他整理书简,可君侯之前喜好读书,也有废寝忘食的时候。没想到,苏君侯此次真的是想做出点事情来。长公主本一直觉得他若是喜欢,花费点心思也不是不行,但是倘若因小小一份官职担上风险却不值得。

  长公主翻看了一下密密麻麻的字,便有些头痛,只是还是问道:“你有几分把握?”

  “你说,这个水利工程能够成功的把握?”苏君侯踱了两步,认真道:“至少也有七八分。倘若,这个水利能修建成功,至少也能惠泽附近一方。”

  长公主本意不是问这个,但看苏君侯的认真神情,终究还是叹了口气,便道:“你说的水利的事情,我确实不懂,倘若你真的有把握,那就上疏吧。陛下那里,我也会去说说,只是倘若陛下真的觉得不行,我也不会多嘴。”

  苏君侯没想到长公主竟然没有反对,笑道:“这个我还是知道的,倘若不成也就罢了,也不用你帮我说服陛下。水利工程毕竟还是花费颇多,陛下也是需要思量的。”

  倘若可以,长公主倒是愿意自己投些钱让君侯试试,可是毕竟水利乃国家大事,日后成与不成也多少会有麻烦。然而,成婚十余年,长公主也清楚苏君侯的性格,总也是需要让他试试的,大不了还有自己兜着。只是,长公主心中还是默默期盼着此事作罢,苏君侯以后能安安心心地在家中看书,不必沾惹上更多的麻烦。

  当天,苏云蓉去君侯那里借书看的时候,就见君侯神情不同往日。言谈之下,君侯虽没说到底有什么事,可是也说了是政事相关。当初,苏云蓉跟着君侯一起整理书卷,便也期盼着有今日。倘若,日后君侯真的修建水利,苏云蓉还想跟着学习。

  “别的暂且不说,等秋天你熟悉骑射了,咱们一家也一起去狩猎一番。”苏君侯笑道:“往日里,你大哥也是跟着陛下去狩猎,咱们一家还未曾同游过。正好,你大嫂也是武侯之女,平日里也是精通骑射的。”

  “爹真是和娘想到一起了。”苏云蓉笑道:“娘之前就曾说过此事,看来我真是要加倍努力了。”

  “不过,你也要小心,便是进度慢些也不可受伤。你二哥就算平日里陪着你,可是毕竟也不可能时时看着。”

  苏云蓉点头道:“爹,你就放心吧!”

  等水利方面的上疏送到陛下那里,陛下看到官员那里的名字,也是有些意外。当初,苏君侯打算做个小吏,陛下也知晓长公主的意思,也就应允了。没想到,苏君侯年过三十刚刚入仕,也是存了做实事的心思。往日,陛下也不曾跟君侯有过这方面的交流,现今看上书的内容,觉得这个建议倒也不错。

  长公主再次进宫的时候,便也被陛下召了过去。一听陛下说起,长公主便推辞不懂这方面的事情,全凭陛下决断。陛下也愿意给这个面子,便打算先跟姐姐说一声,然后就召苏君侯和一同上书的官员来面谈。

  那边,太后也很快得了消息,也好奇地问起此事。长公主仍旧是一个说法,太后听后却不甚赞许。倘若,长公主这里少了贴补,太后自然也愿意让苏君侯兼个油水足的实差,至少有朝廷发放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