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前,观主出门送别,见到苏云蓉愣了下,才道:“长公主,请留步。贫道还有件事需要单独告诉你。”
长公主便让苏云蓉先行一步,心中也颇为纳闷,却听到观主道:“贫道的师兄原本在各地云游,近日却要回到长安。他说曾与长公主有一面之缘,会在一个月后拜访长公主府。”
“我可不记得认识哪个道士?”长公主心情不佳,以为对方是想借机攀附。
观主笑道:“师兄说,府上女公子的玉是他给的。”
长公主愣了愣,道:“倘若如此,那到时就请他来府上一叙。”
看着长公主跟观主说了一会,苏云蓉也颇为好奇。等到几人一块下山,苏云蓉便也问起此事。长公主便将苏云蓉小时候的事情一并告知了她。苏云蓉吃了一惊,伸手摸了摸脖子上的玉,心中也不免期待起来。姑且不论到底是不是这个玉真的有治愈的效果,最近练武的事情也表明这个东西至少别有来头。
☆、道士
只不过,还不等长公主府上众人等到那位道士。晚春时分,朝廷中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废太子从封国被带到长安,因侵占宗庙土地而被问罪。陛下既然派了中尉审查此事,就证明不打算轻易放过此事。从废太子被关进牢中,朝廷上听闻此事的人多少都写知道陛下的态度了。
现任太子不过九岁而已,再等几年长到十七八,那么废太子都已经二十多岁,在封国招揽的官员也早该成了一派。有魏王在侧,陛下都不能放心,又怎么能等着自己死后,造成那种局面。也是当初陛下未曾让魏王收敛,后来事态越发糟糕,以至于现在陛下和魏王彼此都不再有兄弟之情。
陛下也已经决议,以后处理事情在危险未流露出来的时候便先解决掉。自觉勉力支撑也活不了十年,陛下只能努力在太子登基前就扫除一切障碍。魏王眼下动不得,而太子手下根本没有能传信到后宫的。只要早早解决此事,太后也不过事后知晓而已。而中尉自从审查此案,就不曾因废太子的身份有过迟疑。他本身就执法甚严,自然也就打算依律行事。
虽然,长公主后来也曾带着苏云蓉进宫面见太后,然而她也没有将听闻的事情告知太后。这件事情上,陛下已经下了决断,再加上后宫皇后肯定也早就知道却不曾提过,长公主自然也没法提起。她虽然不讨厌废太子,可是这件事也不打算非要忤逆陛下的打算。
暗流浮动中,宫内宫外的孩子们却都不知道此事。苏瑾瑜和苏勇毅是都在军营,而苏云蓉本身也不怎么出府。宫内现在有皇后坐镇,穆明这种曾经是废太子太傅的人自然一时半会也进不了宫。更何况,穆明虽然也看出了苗头,可是上次退隐后再次出山,也已经是赌气后终于明白效忠的毕竟只能是陛下。
近来因太后派去的道家夫子,太子不仅需要学习儒家经典,还在研读道家书籍。好不容易等到苏云蓉进宫,他自然找了苏云蓉一起玩。看着几个孩子和乐融融,长公主和皇后必然十分舒心。不过,太后倒是也因此正好想起废太子。宫中,二皇子刘德在她的安排下已经订了婚,而废太子到现在因为身份尴尬还尚且没有订下婚约。
说起此事,皇后自然是不好说话的,长公主劝慰道:“他毕竟不在身边,慢慢相看也不着急。”
太后摇头叹道:“他也是听话的,是个好孩子。现在宫中的皇子都差不多订了婚。他又一个人远在封国……”
长公主又道:“这也是因为年岁到了。等过两年,二皇子肯定也要去封国,以后陆陆续续就都要离开长安了。”
等回到府中,长公主不由叹息一声,招来歌伎和舞姬解闷。苏君侯今日回来较早,看到长公主有些烦闷,便也出言询问。长公主没有回答,不过拉了他一起赏乐。如今水利的事情正按照安排建造,苏君侯倒是比较闲,所以也没有推辞。这时,外面却有人通报,说是有个道士来此拜访。
上次登山后,长公主已经吩咐门人只要遇到道士来访便好好招待。听闻这个消息,长公主便也招他进来。等见到道士本人,长公主不由愣了下,她依稀记得当年那道士是而立之年。然而现在都已经过了快十年,那道士却看上去仍旧是这个年纪。想到道观观主都已经有了白胡须,而此人还是观主的师兄,长公主不禁心神一凛。
苏君侯当初却未曾见到道士本人,故而对此还有些疑问,便也出言询问。道士倒也不恼,不过微微一笑,便简单介绍了一下当年的情况。苏君侯觉得此人谈吐文雅,举止有礼,倒也不像是骗子。而长公主对他的长相还有些印象,当下便已经确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