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当我是傻瓜_作者:兰台月落(59)

2018-03-07 兰台月落

  “啊?”胡润想了一会儿,轻笑,“那也没什么,她已经嫁给我了,只要我对她好,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这么确定?”荀宇不相信,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就像他对燕北向,这玩意儿难道还能改?

  胡润看出他的心思,摸着他的头朗笑,“谷谷长大了,都知道关心情爱了。不过到底还小,有些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绝对。”

  “……”那到底是长大了还是没长大啊。

  荀宇觉得他们应该换个话题,天知道他怎么会和舅舅讨论他和舅母的爱情故事。

  “南方的水患到底怎么样,严重吗?”涌向皇城的难民越来越多,他父王睡得越来越晚,荀宇忍不住想打听一二。

  “何止是严重。”胡润皱起眉,不知想到什么,暗骂道,“那群狗娘养的。”

  荀宇一听就知道有内情,赶忙问道,“怎么?”

  “还不是那些狗官。”胡润忿忿咬牙,“要不是他们以次充好,巫江原本没这么容易决堤的,洪水一来,人死了,房子没了,庄稼全淹了,什么都没有了。”

  他握紧拳头,狠狠地捶在墙上,“可他们不仅不开仓放粮,还纵容商人哄抬粮价,有百姓去说理,被他们活活打死,我们活不下去,才逃到都城。”

  原来不仅是天灾更多是人祸,荀宇一阵气愤,想着回去就告诉父王,拔了这些蛀虫。

  不过就算地方官尸位素餐,朝廷的御史也该到了,说起来这位御史还是熟人呢,正是几年前弹劾荀宇强抢戏子的那位张御史。

  如此一想,荀宇问道,“朝廷不是派了官员去赈灾吗,还拨了库银。”

  “谁知道。”胡润嗤笑一声,就算拨了又怎么样,他还不是一文也没见到。

  舅舅对当官的这么失望,荀宇几乎可以想到其他百姓的态度了。再这么下去,大齐说不定就毁在那些败类手里了,也许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荀宇乐观的想着。

  他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好再次转移话题,“小舅,既然家里不方便,何不让阿弟随我回王府养着?”

  胡润一愣,“去王府?”

  ……

  用过午饭,荀宇将来时准备的礼物送给众人,又掏出几张银票,“姥爷,姥姥,这些银票你们收好。”

  “快收回去。”胡老头不接,“你能来看看我们姥爷就很高兴了。”

  “这是我和娘的一点心意,您就收下吧。”荀宇不等他推搡,就把银票塞进他手里。

  “你娘她过得怎么样?”胡老头憋了半天还是没忍住问了出来。

  荀宇回道,“娘她过得很好,也很牵挂你们,只是不方便出来。”

  “那就好,那就好。”胡老头连声感叹,又想到这一沓银票,“这样会不会让你难做。”

  “不会。”知道老人是为他着想,荀宇笑,“王府不缺这个,您放心用。”

  “就是啊爹,宇娃子现在是皇子龙孙了,没听城里的百姓怎么说大殿下吗,那是魏王爷的心肝肉眼珠子,哪里会在乎这点小钱,是吧,宇娃子?”大舅母美滋滋地抚着头上的金钗,过来插话。

  什么时候他成父王的心肝肉眼珠子了,荀宇腹诽,面上却是淡然,“大舅母您说笑了。”

  大舅母捂着嘴咯咯咯的笑,“舅母可没说笑,这皇城里谁不知道大殿下受宠啊。”

  荀宇只好笑笑,把趴在床上的胡昀抱起来,看向胡老头,“姥爷,我听小舅说昀哥儿身子骨不好,想接他去王府里住些日子。”

  这事他和胡小舅商量好了,看小舅母的样子,应该也已经知道了。

  窦萍岚确实知道了,虽然不舍却十分赞成,甚至感激荀宇。润哥要上工,她要伺候这一大家子,孩子冷了饿了哭了尿了都没人管,好几次差点掉在地上,她婆婆和大嫂明明闲着却不愿意搭把手。

  吃的跟不上,昀哥儿两岁了还不会走,瘦瘦黄黄的,她不是不心疼,不是不委屈,只是除了忍又能如何?

  现在孩子跟着荀宇去王府,至少吃穿不用愁了,只是以后怕很难见到了,她可怜的孩子啊。窦萍岚刚松口气心又揪起来了。

  胡润夫妇同意了,胡老太和大舅母却是一百二十个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