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恩_作者:藕香食肆(1273)

2021-07-02 藕香食肆

  “愿闻其详。”谢青鹤道。

  被称作郑大哥的圆脸汉子再次出言阻止:“桐九,你不想活了?快闭嘴!”

  “我是不想活了。我他娘的活得还不如一条狗!青天白日第一顿饭,我在这儿舔酱汁,狗都在吃肉!”那高瘦青年被伏传拿肉喂狗的事刺激得不轻,端着浇了汁的白饭,委屈得眼泪都要崩出来,“我丁桐若是十世不修、三代作恶也罢,活该我活得不如一条狗。可我家三代行善积德、怜贫惜弱,就因为昔年没施舍他高生一碗臊子,他就逼得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哪有这样的道理?!”

  谢青鹤不禁问道:“竟有此事?可曾去官府报案?县尊大人也不管么?”

  云朝面露恍然之色,原来如此。

  他和伏传一齐站着观望,听到这里就坐了下来,继续吃饭。

  伏传还满头雾水,凑近了小声问道:“云朝哥哥,你这是听明白了?”

  “小主人年纪小些,不大清楚旧事。有一年我奉主人之命往寒山送信,回来时老掌门给主人捎带了不少东西,各色药材吃食衣裳香料……走到半道,遇到一批流民,把我劫了。”云朝说。

  伏传是真不知道这件事,初次听闻,非常震惊:“流民能劫得了兄长?”

  云朝摇摇头,说:“他们自然是打不过我。但是,东西太多,他们人也多,又都是饿得红了眼的失土难民,我若要守着东西,势必要杀很多人。考虑再三,还是不能拔剑。”

  伏传想一想,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那倒也是。不过,大师兄向来体恤,想来不会怪罪兄长。”

  “嗯。主人不曾罪责我,还宽慰了我许久。”

  “但是,他下一次亲回寒山的时候,刻意绕道我遭遇流民丢失财物的地方,把附近几个县衙都扫了一遍——好官都安然无恙,贪官恶吏都杀了个精光。”

  伏传都惊呆了。

  他在师父给的大师兄行侠手册里边,可没有见过谢青鹤还有这种骚操作。

  云朝压低声音与伏传耳语:“主人岂是忍气吞声的脾性?这几个人是因清贫吃不上肉才来找你的麻烦,若他们都是好吃懒做的闲汉也罢了,勤劳肯干也吃不上好饭……呵呵,此地的父母官就要仔细了。若是官声不好,为官贪腐苛虐下民,只怕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伏传才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想起大师兄七弯八拐还是为了给自己出头,又觉得心里甜丝丝。

  那边谢青鹤也已经问出了不少情报。

  丁桐是被刺激到了极点,不管不顾地喷着唾沫星子,说他家与高生的恩怨,又说县尊如何地受了高生的蒙蔽,错放了奸人。

  郑启等人却发现谢青鹤对罪魁祸首“高生”不怎么感兴趣,一直在问报案和县尊的情况。

  再看谢青鹤与伏传、云朝,个个气度不凡、宛如谪仙。

  坐在一起的郑启与钱筑换了个眼神,二人凑近了低语两句,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人说不得就是微服私访的大官,至不济也是大官的从人!这是专门到郇城来听闻官声民意、收集情报的!

  于是,丁桐再怎么诉苦,他们也不再阻止。

  要他们说县尊的不是处,他们也不敢,只是轮番来说那高生的坏与恶。

  谢青鹤从他们的控诉中听到了一个很神奇的故事。

  说郇城中有一个家境贫寒的书生,姓高,自幼读书,七岁能诗,被临街的秀才公称赞为神童,他那寡母就自觉不得了了,一心指望他读出名堂光耀门楣,也不叫他出门谋生,全靠寡母浆洗缝补养着他,家里日子过得非常清贫。

  这年月识文断字的人极少,街坊邻里对高生这个读书人非常敬重,哪怕他只是个童生。

  见高生孤儿寡母度日艰难,家境殷实的邻家多多少少都会帮扶一些,这家舍个线头,那家送碗饺子。孰不知一来二去成了习惯,高生与高母都理直气壮地去邻家“借”东西。初时还意思意思地还上一两个,后来连还都懒得还了。

  真殷实的邻家也不在乎日常吃喝,气不过的是高生母子毫不知感恩戴德,白吃白喝白拿都挂着一脸“拿你东西是看得起你,日后我(儿)飞黄腾达了,你们都得来巴结”的趾高气扬。

  这就让邻居们很生气了,忍无可忍之下,纷纷与这对奇葩母子翻脸。

  原本高生读书稀烂,举业无望,想要翻身也比较困难。架不住他运气好。

  没有人知道高生从哪里纳了个貌美如花又身带万贯家财的美妾,众人都猜测或许是哪处富庶之地赚够了胭脂钱洗脚上岸的老妓,总之,高生身边多了个美妾之后,他就开始走运发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