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恩_作者:藕香食肆(616)

2021-07-02 藕香食肆

  阿奇古眼前一亮,强忍着兴奋,克制地说:“谢娘娘。”

  最终,皇帝既没有娶田家女,也没有娶韩家女,皇后出身寒门,父亲是兰台御史,七品小官,位卑职贵,皇后自幼熟读诗文,因少女病之故,师从王寡妇,且修为不低。

  大婚当日,帝后坐在龙床上,先论了一回师门辈分。

  “朕是苏子门生。”

  “……妾师从王孃,是伏丞相的再传弟子。”

  “那你可得叫朕师叔。”

  皇后白了皇帝一眼,说:“师叔只会画画,可打得过我?”

  皇帝嘿嘿笑道:“以德服人,以德服人。”

  ……

  鸳鸯帐中,皇后俏脸绯红,气鼓鼓地看着皇帝。

  皇帝连忙放开锁着她胳膊的大手,小声说:“你是再传弟子,朕是真传弟子,有点绝招……不是应该的么?再者说了,皇后真以为……苏子只教画画?”

  皇后怔了怔,悄悄的说:“我以为……都是面子上的好。”

  皇帝将她长发放下,说:“是真的好。苏子授朕以至理,丞相辅朕以正道。朕常常想,这天下有丞相治理,谁来做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倒是苏子天天敲打朕,要朕早些亲政……”

  皇后好奇地看着他:“这又是为什么呢?”

  “他不耐烦隔天进宫给朕讲课了。”皇帝无奈地说,“若是亲政了,就不去学宫读书了。”

  皇后小心翼翼地说:“可亲政之事,不也得……”丞相说了算吗?

  皇帝叹了口气:“三日之后,丞相就不再开府了。”

  皇后睁大眼睛。

  天子大婚,丞相撤府?这是要归政的意思?

第151章

  丞相府裁撤之后,不少掾属直接被伏传荐入三省六部为官,并未引起太大的动荡。

  皇帝和从前一样,伏传在的时候,他多看多听少说话,只有伏传故意不在了,他才会试着听谏□□,慢慢接手朝政。

  经过伏传数年经营,朝堂格局已经不似从前。

  六部中寒门士子居多,河阳世家早已不如从前那么嚣张跋扈。虽说新长起来的寒门士子也在抱团聚党,韩家根系更是拉拉杂杂牵扯不清,毕竟不再一家独大,皇帝驾驭起来还算顺遂。

  最让皇帝惊讶的是,苏子年年去寒山祭拜叶祖,居然还真的被他骗了十多个“仙士”下山!

  这批所谓的“仙士”,全都是寒江剑派的外门弟子。也没有走后门入朝,全都下场考了进士科,毫无悬念地全都拿到了进士身份。墨卷张贴之后,仕林心服口服。谢青鹤挑了两个人留在皇帝身边充任侍中,伏传也从中挑了两个人进尚书省,其余十数人分驻六部,皆不党不群,各行其是。

  ——原因很简单,普通朝廷官员受国法制裁,一旦当了官,有了玩弄国法的权力,自然骄横。

  这一批从寒江剑派下来的外门弟子不同,犯不犯国法是两说,再有本事玩弄国法纲纪,寒江剑派的家法宗规也不是闹着玩儿的。世外修士的道德要求本就比俗人更高十倍,下山是为修行历练,治国抚民也是修者本分,一旦行差踏错,冼真人的飞剑瞬息将至。

  这是正儿八经的“下民易虐,上苍难欺”,国法之外,尚有天诛。

  谢青鹤与伏传都是修士,新入朝这一批围拢在皇帝身边的仙士也是修士,治世抚民皆行天道。

  何谓天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华安丰收,调余粮以赈西乡。南郡地贫无士,资江东高士南下,教化群蛮。

  慢慢地朝中诸事都上了正轨,伏传就从政务中脱身,腾出手来专心整军。

  河阳世家中,田家最识时务。

  眼见阆家萧家都不肯出头,伏传又耐着性子招兵抚民,迟早要使皇权下乡,革除世家拦在朝廷与下民之间的壁垒,田桢最先投诚,放弃了对嘉禾郡的控制,以此换取更多的田家子弟入朝。

  阆家与萧家自然深为震怒,纷纷写信痛骂田桢。

  随后,阆绘亲自入京,跟伏传喝了两顿酒,没多久,阆家那边也传出了扩隐放户的消息。

  唯独萧家怎么都放不下脸面。

  田家在这些年基本上没有死过人,也就是韩漱石把持京中时,刁横跋扈杀过田家的御史,不过,韩漱石都死了这么久了,如今的朝廷也不姓韩,没有死撑的道理。

  阆家也是同理。阆泽莘是被韩家灌了鸩毒,跟朝廷、伏传都没太大的关系。

  萧家不一样。

  他们家的二老爷死在伏传手上,且是明正典刑,砍头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