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恩_作者:藕香食肆(663)

2021-07-02 藕香食肆

  引起了蒋占文的谈性,他自然没空去跟老婆女儿生气了,只觉得自己身高八尺,伟见千里。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蒋占文直接废了食不言的规矩,滔滔不绝地跟儿子讲易经。

  蒋二娘偷偷给弟弟竖了个大拇指。

  ※

  为了让张氏好好养伤,蒋二娘和蒋幼娘也能喘口气,谢青鹤就负担起了搞定蒋占文的重任。

  蒋二娘和离之事总也是个不大不小的丑闻,蒋占文不想出门听人议论,正嫌憋屈得慌,不大爱读书的儿子就突然开窍了,让他有了一种教子读书的雄心壮志。

  再有谢青鹤恰到好处地捧着他,挠着他的痒痒处,蒋占文每天都哼着小曲儿心情舒畅。

  谢青鹤也没有托姐姐去买针具。这事不好无师自通,闹得太过分也解释不通。

  所以,趁着半夜摸鸡的机会,他去千金堂取了一套针具,顺了几样能制迷香的药材,留下二两银子算是偿金。回来把蒋占文和张氏一起迷昏过去,拆了张氏的绷带扎针活血,完了又原样包回去。

  有了谢青鹤出手,蒋占文消停,张氏的脚伤日渐恢复,邱大夫来复诊时也啧啧称奇,蒋二娘和蒋幼娘更是轻松了许多,谢青鹤甚至还有空帮蒋幼娘做绣件儿,让蒋幼娘有机会多认几个字。

  说到底,蒋家是很标准的平门小户,考上秀才的蒋占文也没有超出一县的见识,以谢青鹤的心智能力,在这个小家里舒展可谓不费吹灰之力。

  然而,不费力不代表有意义。

  谢青鹤认为,若一直沉溺在蒋家的泥潭中,是在浪费他与小师弟分别前来修行的生命。

  两个月后。

  蒋二娘和离归家的议论渐渐平息,蒋占文也开始重新出门走动。

  毕竟营生还是要做的,不能坐吃山空,而且,他肚子里那点儿存货,已经翻来覆去给儿子讲了四五遍,现在对着儿子孜孜求知的眼神,蒋占文已经有点吃不消了,还是得缓一缓。

  张氏脚恢复得非常好,不过,她还没下床就天天挑剔蒋二娘。

  蒋二娘是和离归来的女人,是个弃妇,就算她离婚的原因是张氏自己,张氏还是看她不顺眼。

  当初蒋二娘回门是姑奶奶的待遇,蒋幼娘吃稀饭,蒋二娘吃白米饭,这会儿蒋幼娘还是吃稀饭,张氏恨不得给蒋二娘吃涮锅水。

  结合家里的情势,谢青鹤向蒋占文暗示,他想去邻县读书。

  邻县有一位专治易经的大佬,才高八斗,声望极高,就是考运不济,考了快二十年都没中进士。他的同门师兄弟有得第为官的,他的徒弟学生也有得第为官的,只有他!在同门同宗甚至整个江南科场文坛之中,全都将他视为文曲星下凡,对他崇敬无比,他还是场场下场,场场不中。

  这位大佬给自己算了一卦,叹息说老夫是没有当官的命了,不如归隐山林、择业授徒。

  所以,这十年来,大佬都在老家侍奉老母,闲来无事教教徒弟,过悠闲日子。

  因这大佬家里不差钱,授徒就很佛系,对他脾气的,收,长得顺眼的,收,勤恳好学的,收,资质绝佳的,收,当然,人情请托的,拿钱狂砸他的,也都收……只要不是资质又差脾气又坏又懒得上进的学生,他多半都会收。

  如蒋英洲这样的平门小户子弟,束脩给不了多少,只要勤恳上进态度良好,多半也能混进去。

  ——当然,不保证一定能混出来罢了。

  蒋占文对此甚为重视,又去找了自己的老友,安家的二老爷商量这事。

  安家二老爷拍胸脯保证:“这事简单,包在我身上。”

  没隔两天,蒋占文跟就安家二老爷一起去了县里,第二天就带回来一封推荐信,据说是跟县里的魏老爷讨来的人情。这位魏老爷是五品致仕,跟邻县的庄大佬曾是同门,他写一封信荐个学生,必是十拿九稳。

  蒋占文本想亲自带着儿子去拜师学艺,毕竟就在邻县不远,父亲带着儿子上门也显得诚恳。

  谢青鹤说:“已经得了魏老爷的荐信,儿独自去拜山就是。听说庄老先生收徒还得先考文章,万一儿答不上来,被拒之门外,爹再带儿去求一求,也好有个余地。”

  蒋占文被儿子说得心下一惊。庄大佬专注易经,他学的也是易经,同治一经,说不得就会被庄大佬抓住考校几句,庄大佬或许是好意,但是,他若答不上来,这脸可就丢大发了。

  邻县又不远,消息传回来,他以后还怎么去富商大户家里混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