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青鹤不是爱嚼舌根的人,蒋幼娘也没有别的消息渠道,她不知道贺静临走时去迁西侯府套了原时祯麻袋,也不知道前段时间京城传来消息,说卧床数月的原时祯重伤不治,已经死了。
糜氏也不能把丈夫打死人的事四处宣扬,苦恼地说:“京城出来一趟也不容易,顺风顺水也得整十日。算起来我们才来羊亭也才几个月,恰恰安好家,孩子刚刚安定下来,还是怕孩子年纪小,折腾生病。家里老人都极慈善和蔼,不叫回去呢。”
蒋幼娘知道贺静在羊亭玩了好几年,贺静家里也没怎么管他,她以为世家教养就是这么宽放。
提及贺颛,蒋幼娘又有些奇怪:“好久没见到颛儿了。你怎么不带他来玩儿了?”
糜氏无奈地说:“他爹说,天天抱出来玩,性子都玩野了。这不是被他爹拘在家里读书么?小小的人儿,卯时就起床去读书,下午才能从书房出来。日程排得比我这个做娘的都紧凑呢!”
蒋幼娘面露同情之色:“也太小了些。”
糜氏的丫鬟烟儿就更不屑了。大凡世家子都是五岁开蒙认字,这是公认的入学年龄。
糜氏讨喜的地方就在于她不爱反驳别人,顺着蒋幼娘的话点头附和:“正是呢。天不亮就得起来,孩子发困就搂着嬷嬷脖子不放,撒娇说,嬷嬷,好嬷嬷,不起床。你猜他那嬷嬷怎么说?”
蒋幼娘很好奇:“给他讲道理么?”
糜氏没好气地说:“他那嬷嬷就说,哎哟,小祖宗,再不起来,太太来看你啦!”
几个丫鬟都笑得前仰后合。
蒋幼娘没找到笑点,只好陪着笑了一下,糜氏又说:“那日被我听见,气了个倒仰。分明就是他爹强要他去上课,与我有什么关系?倒要我来做这个恶人。我把他那嬷嬷叫来,教她改了个词儿,以后就说,再不起床,老爷来看你了!你猜那嬷嬷怎么说?”
“怎么说?”蒋幼娘真有些好奇了。
“他那嬷嬷说,太太,说过的,不顶用!少爷说,不慌,叫老爷来一起睡!”糜氏一脸快气死的表情,身边的丫鬟又捂嘴笑了起来。
蒋幼娘终于找到了笑点,跟着哈哈哈笑了起来。
糜氏此来没打成牌,蒋二娘的铺子已经准备开张了,压根儿就没空回来。陪蒋幼娘捏了半天香丸,说说话,她似乎也很开心,贺静下学的时候,她就跟着贺静一起回去了。
这回她没有与贺静同乘,坐上自己的马车之后,糜氏脱了手上的戒指,狠狠一掌拍在烟儿脸上。
烟儿惊慌失措:“小姐?”
“我带你出门交际,你站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做的什么鬼脸?我尚且要好生赔笑讨好她,你倒是不得了,翻起白眼嘲讽她,你又是个什么下贱东西?当丫鬟的倒踩到了主母脸上!”
糜氏吩咐在身边的嬷嬷:“以后都不许她跟着出来了!丢人现眼的东西。”
第179章 溺杀(25)
随着年关将近,蒋家姐妹再次提及了回家探望父母的事情。
团年祭祖是一年到头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蒋二娘提问此事理直气壮,蒋幼娘也不敢与她争吵犟嘴,态度非常暧昧。都知道蒋幼娘不想回家,可是,过年不回家拜见爹娘,说出来就要被骂不孝之人,蒋幼娘承担不起这罪名。
谢青鹤就觉得,自己离家走得还是不够远。若是远在千里之外,打发人送份节礼也就是了。
他不想再与蒋占文夫妇联系,他也可以不与他们联系。
只是蒋二娘、蒋幼娘尚且要在世俗中生活,承受不起世俗的指点,也过不了离群索居的生活。
“我回去一趟,看看情况。”谢青鹤说。
蒋二娘和蒋幼娘都很错愕,这是不打算带她们回去?
“我就回去几日。家里有事差遣舒景去办。我已叮嘱过庄彤和贺静,你们有解决不好的事情,去找他们。庄彤初一要下乡祭祖,初二就会回来。贺静在羊亭没什么事,尽管去找。”在谢青鹤的心目中,庄彤比贺静靠谱一些,又是本地人,背后还有庄老先生坐镇,有事找庄彤才是首选。
蒋幼娘非常满意他的安排,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蒋二娘思来想去,也觉得弟弟的安排很周到。她这样和离归家的妇人,以本地风俗来说,在家过年会给娘家触霉头添晦气,就算住在家里,年前几日也要挪到别的地方避几天,过完年才能回去。
真要说起来,蒋幼娘卖给赵家当陪媵,也算是“嫁”出去的闺女了,同样算不得在室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