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夷葭跟在卓夷裕旁边走着,听着卓夷裕絮絮叨叨的声音,想起了定阳之战。赵凤要以以七百人胜了两万大军,这是什么样的战役?连自己现在想起来都有些震撼。
时东夷人入侵,围南商重镇定阳,围困贺勇将军,容乐郡公赵凤曜率七百名骑兵冲进东夷的包围圈,为贺勇解围,布阵诱敌,东夷军队最后弃营而逃,从定阳到谷水的三十里间的川泽之地,都是东夷丢弃的兵器辎重。赵凤曜在此次场战役中威名大振。
卓夷葭突然想到了五叔,五叔年轻的时候,为父王镇守辽北,也是这样一颗保护家国的赤子之心,她依稀记得父皇健在时,五叔每次回京给她带的那些辽北小玩意儿,许多都是五叔自己做的,她记得最深的有鹿皮小鼓,还有椰子叶编制的夜莺。
可是,从父皇送走北凉那一年,她就没见过五叔进宫了。卓夷葭的眼睛眯了眯,直到父皇身死,五叔都没有出现。
卓夷葭又想到了当年的宫变。其实五叔在最后若是进宫帮父皇,最后的博弈,赢得一定不是二叔。父皇没有告知她,但是她也大概猜到了父皇那时在宫里的谋算,除了御前侍卫,还有禁卫军和京城的兵,还有三娘和北凉他们。可谓一呼百应,可是最后一个棋子都没有出,父皇就被刺。
卓夷葭重生之后想不通里面的原因,但是如今她似乎猜到了,或许五叔知道这件事的蹊跷在哪里。
从前卓夷葭一直以为五叔是二叔的人,可是现在看来,赵凤曜就算没有兵符也强行调兵入军定阳的行径,五叔与二叔,肯定不是一伙的。
以前以为是赵凤曜骁勇善战,卓尔不群。以少胜多是自然的事。可是卓夷葭现在想起,却另有一番感觉。以少胜多是自然之事?怎么会是自然之事呢。赵凤曜再聪明,也不是神仙。
调军一千以上,需有兵符之令。怀荣王府没有兵符,不能大行军,只能调不满一千的兵数,可又不能只调一千兵这样敏感的数,因为他们怕,怕引来朝廷和明献帝的猜忌。为什么怕呢?大概是明献帝若是知骁怀荣王府没有兵符,那么怀荣王府必死无疑。卓夷葭只能想到这一个原因,让赵凤曜不顾性命如定阳。
于是两万东夷大军入侵,赵凤曜带着七百辽北军解困。外人都以为那是赵凤曜是长胜将军,带着七百人定有计谋与盘算。卓夷葭如今才明了,那是抱着送死的心去一搏。
与其被明献帝诛杀,不如死在战场搏得怀荣王全府性命的觉悟。要生,一起生,要死,只用他赵凤曜死。
卓夷葭跟着卓夷裕,前面是孙林逸,三人走的离赵凤曜越来越近,卓夷裕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激动,说到最后一句,卓夷裕还四下望了望,最后将声音压得极低,凑到卓夷葭旁,“有一日我在书房外听父亲跟大哥说,容乐郡公当年可是跟贞慧公主定亲的。”
卓夷葭正想的出神,被卓夷裕最后四个字猛然拉回了思绪,“你说什么?”
卓夷裕又望了望周围,压低声音凑到卓夷葭耳旁,再次说到,“我听说,当年容乐郡公跟贞慧公主是订了亲的。”
卓夷葭听得倒吸一口气!怎么可能?她跟赵凤曜定亲她自己会不知道???
卓夷葭满意的看着卓夷葭脸上震惊的表情,听了骁勇善战又拥天人之资的容乐郡公的事,可不就是该这样的反应。
第九十五章 谋算
地台前的场子车水马龙,看着地台上舞刀弄枪的人,喝彩声一声高过一声,谁也没有注意此时在拥挤人群中穿梭着的人。
卓夷葭有些怔愣的跟在卓夷裕身后,想着卓夷裕将才说的话。前一世她明明是与孙云舟定亲的,怎么扯上她见都没有见过的赵凤曜了?赵凤曜是五叔的嫡长子,说起来还是她的亲堂兄。
“哎,人呢?”卓夷裕这边说完话,再望去,赵凤曜已经走了,不禁有些惋惜,“这好不容易遇上容乐郡公了,连招呼都没打上就走了。”
卓夷葭被一声拉回了神,转眼看去,早没了赵凤曜的影儿。
看着时辰已经不早了,同卓夷裕和孙林逸在外面用了午膳,刚巧孙林逸家的人来找到孙林逸,说家里有事,孙林逸便向卓夷裕告辞回了去。卓夷葭于是就跟着卓夷裕两人,带着他的小厮,逛起了金平城。
锦华院内,大年初二一早二房何氏和三房李氏就带着儿女来给华太君请安。
何氏带着自己嫡出的二小姐卓夷柔,三少爷卓夷诚,以及温姨娘所出的六小姐卓夷韵,和四少爷卓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