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完卓夷葭俯身道赵凤曜耳边,将声音压的极低,近乎咬耳朵:“我们此行最好不要招人注意,只能委屈世子爷了。”虽然这是外人难至的深山老林,可毕竟他们是在明献帝的眼皮子底下偷偷跑的,能不惹眼还是不要惹眼的好。
耳语就在咫尺之间,一阵微微的热气打在赵凤曜的脸颊,让他的心头有些酥麻。赵凤曜木然的点点头,任由卓夷葭将斗笠给自己带上,手掌微微捏紧,掌心有些许薄汗。
卓夷葭为赵凤曜带好斗笠,坐回自己的位置。小贩已经端着杏花糕前来,看了眼已经带上斗笠的赵凤曜,眼里流露了些许失望。
卓夷葭跟他一同又瞥了眼赵凤曜。他是她的堂兄,当年她好像也是这般吸人注意。时间太长,她都快忘了自己当年的样子了。
很开吃完杏花糕,知书转身对着那小贩道收钱。
小贩擦好手,跑过来收了银子,站在一旁却没有走,看着几人的眼里冒着光,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敢问几位客官,可是外地来的?”
他们这儿可是多年都没有外地人来了。
卓夷葭擦着的手一顿。一旁的赵凤曜转头看了她一眼。
知书抬头看了看面前的几人。而后转头对着那小贩道,
“可不是外地来的。”知书一边吃着最后一块糕点,一边说着。
小贩眉头一皱,她们镇子上可没有难道有这般的人。
“我们经常来这儿的。”知书吃完最后一块儿,也跟着擦了擦嘴。
“怎么可能,我就是这儿土生土长的。”小贩眼中有些不信。他可没见过面前的几人。
卓夷葭转头看了赵凤曜一眼,赵凤曜缓缓点点头。
知书看着小贩一笑:“那是因为啊,你看不见我们。”说着指了指天。
小贩跟着望向天空,黑漆漆的夜空什么都没有啊。
回头正想说话,本来站着的原地已经空了。
“咦,人呢”小贩四转,不由得大惊。
旁边坐着吃杏花糕的路人也跟着摇头,他们也就是眨了个眼,人就消失了。
“这可不是天上的仙子?”一个耄耋老者放下手里的杏花糕,有些不可思议。
“可不是呢嘛!凡人怎会长成那般天人模样?”说着那小贩拍了拍腿。
“哎呀,原来是神仙!”旁边有人说着,赶忙跪了一下。
一群人也兴奋的跟着跪了下来,三叩五拜,口中激动溢于言表……
红珊还没反应过来,自己就站在了另一条街巷里。
站定之后四处看着,这这这……
卓夷葭和知书一左一右的放开红珊的手。
“走吧,继续看看,顺便给知画带些吃的回去。”卓夷葭边说边往前走去。
红珊回过了神,跟到卓夷葭身后,有些意犹未尽,正准备开口,旁边的卓夷葭变转头看着她道:
“红珊你还有其他想逛的吗?”
红珊正准备说的话从喉咙收了回去,偏头一想,“有啊,奴婢想去逛灯。
第二百八一章 买灯
除夕夜的灯市并不似元夜的热闹。卖灯的巷子只有几家摊贩,多也事卖的孔明灯。挂灯挂在一旁,倒是卖的少了。
一行人带着斗笠,唯二没有带的知书和良鱼,长相平平,也没有过多惹人注意。
几人到了卖灯处,这儿的等实在是比不得京城五彩斑斓各式各样的灯,好多搁前几年的京城都没人买。
红珊越看越意兴阑珊,撇着嘴一家家的看着:“这儿的灯太一般了。”
卓夷葭也跟着看着,没有接话。
走到街尾,有一个摊贩上摆着许多白灯,却是没有小贩守着。
几人走到摊贩前,看了看,等都是一样的样子,圆圆的。一个个白灯放在摊贩上显得格外普通。
“那盏灯不错。”知书看着,指了指摊贩上头挂着的一盏灯。
上面挂着灯也是圆圆的,上面却画着春日的山林,灯光映出来便成了青色,算是这一路走下来最入眼的一盏了。
这边话音一落,本无人的摊子下头冒出了一个头发灰白的头,满脸皱褶的老人伸长着脖子,看着站在摊前的一群人,眼珠子一转:“几位买灯?”
“老板这盏灯怎么卖?”知书看着从摊下冒出头的老人,说着指了指上头的那盏山林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