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这般早就回来了?”说着华太君伸着脖子看了看高氏的后头,眉头一挑,“四儿怎么没一块儿?”
难不成樊林寺不放人?
“母亲,出事了。”高氏走到华太君坐下,尽量压低声音说道。
高氏向来是媳妇中最沉得住的,如今听她这般说,华太君也跟着沉起脸。她抬起手摆了摆,屋里的丫鬟婆子鱼贯而出。
“怎的回事?”待门关好,华太君这才看着高氏问道。
“樊林寺那边,说他们……没有收容过女客。”高氏面露着难色。
就算是华太君突然听到这般说法,也是惊得坐直了身子,偏头看着高氏:“什么?!”
高氏看着华太君,尽量将声音放平稳:“悟济大师亲口说的,樊林寺并未收容过女客。也问了,四儿并不在樊林寺里头。”
华太君听着高氏的话,心里惊骇着,而后看向曹嬷嬷:“莲儿,那日不是你亲自送四儿去的吗?”
站在高氏一旁的曹嬷嬷此时也是黑着脸,看着华太君回道:“是老奴送去的,当日悟净大师在偏山口上……”曹嬷嬷这会儿说不出‘迎接’了:“老奴以为是迎接四姑娘的,结果这一问,悟净大师说那日他不过是去山林捡柴,巧遇了偏山的动静,下来看看罢了。”
华太君越听不安感越强,口中念念:“怎么会……”
“所以这事儿,樊林寺那边大约是根本不晓得的。”高氏看着华太君,把自个儿的想法说了出来。
“那我当日送的信呢?”华太君脸上已经带上了肃色,定定的看着无人的前面:“当时我是亲自写信给樊林寺的,还收到了樊林寺的回信……莲儿,你去将那封信取出来。”说罢,华太君看着屋门陡然提高声音:“倚梅,去外院将罗总管唤来,快些!”
“是!”屋外传来倚梅的应声,而后便是疾步而去的脚步声。
屋子里变得寂静起来。曹嬷嬷很快将信取来,华太君展开,细细的看着,信中内容并没有大问题。只是……当日以为樊林寺为了规矩提出的要求,如今看来都是问题!
慢慢的看完,华太君将信递给一旁站着的曹嬷嬷,“收好了。”
“太夫人,罗总管到了。”外头传来倚梅的声音。
华太君将身子坐直了些,脸上带着严肃和气势,开口道:“唤他进来。”
语毕,一中年男子掀开门帘而入。男子一身蓝灰长衫,头上梳的一丝不苟,带着头巾。老实平凡的放人堆了就找不到的样子。
“小的参见太夫人。”罗言说着,将衣摆撩开,端端正正的跪了下去,给华太君磕了一个头。
“起吧。”华太君对着罗总管摆摆手,而后看着他问道:“总管可还记得年前我让你送到樊林寺的信件。”
罗言想也不想的点头,“记得。”
“你可还记得,将信件于何处,给了何人?”华太君盯着罗言问道。
第三百十一章 谁干的?
“记得,小的直接上了樊林寺中,在寺门口处遇到了一个和尚,他问我是哪家的施主,上寺庙是作何?我说我是卓家家仆,上寺庙找悟济大师。他说悟济大师在参禅,不见凡客,我便问他是否能帮我送信,他说能。我便将信给了他,一直侯在门口,等他归来。”罗言很详细的说完,而后抬头看了一眼华太君。
送封信而已,这事儿也不是多大个事儿。不要说区区一个管事,就连主家的华太君都未曾放在心头。
谁会想到不过送一个庶女去庙里,会被人盯上?
华太君听完罗言的话,没有直接说话,而是想了想,而后又看向罗言,“管事可还记得那沙弥的相貌?”
罗言低头想了想,而后看着华太君摇了摇头,“不记得了。”
华太君又转头看向曹嬷嬷:“嬷嬷可还记得?”
罗言也跟着看向曹嬷嬷。
曹嬷嬷也想了想,而后看着华太君摇摇头,不过只见一面,怎会还记得。
“不过……”站在屋中央的罗言缓缓开口。屋中众人皆看向他。
罗言抬头看了看面前的几人,带着不确定的声音有些轻:“那和尚,似乎比一般的和尚高大些,而且他冲我作揖的时候,头上的秃顶还有些白,带着新印。当时我并未注意,觉得应该是刚入寺庙的和尚,这会儿再想,似乎有些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