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夷葭挺直身子大步埋着步子,径直走到大殿中央,对着上面的明献帝抱拳,单膝跪下。她浑身的戾气杀意在殿中有所收敛,让面上带着的面具都多了一丝妖娆,少了一些可怖。
“末将流光,参见皇上!”她的声音压得很低沉,却已经透露着女子嗓音独有的些许清脆。反而让人难以与传言中茹毛饮血的九尺怪人练习到一起。
明献帝看着大殿中跪着的卓夷葭,面上温和慈蔼。他伸出手摆摆手:“流光将军起身回话。”
“是!”卓夷葭回的依旧一板一眼,规矩方正。边说边起身站定。
“朕听宫外的说书人讲的流光将军三头六臂,身长九尺。这会儿见到却是大不同了。”明献帝看着卓夷葭,赞扬地说道。
“不过凡人尔。”
“将军貌不出众,将才之能却是少有人及。虽为女子,但此次为朕平了辽北,又大败西齐,功不可没。为女子武将也没有人敢置喙。将军想要什么,朕赏。”明献帝坐在龙椅上,面容慈蔼的看着下面的卓夷葭。对于能平定边疆塞北的武将,出自兵营的明献帝总是会多一些宽和。
对于这样一个皇上亲允的赏赐机会,实属难得。卓夷葭却只是抬着头,看着上面坐着的明献帝,低沉着声音规矩的回道:“末将只要能亲得皇上赐将军头衔,为我南商戍守塞北。”
第四百五四章 取面具?
这个赏赐,要了等于没要。这人已经是当过大统帅,将军的头衔已经有了。该是要具体的官阶才是。
可卓夷葭没要。她只是抬头看着明献帝。说罢,在众人以为她还会继续说时,却没有了。
“就这个?”明献帝端坐在上方,看着卓夷葭抬高声音问道。
卓夷葭将头埋下,眉眼全被脸上的面具遮住。面具外的薄唇轻启:“不敢多求。”
闻言,明献帝开口笑了笑,目光落在卓夷葭的身上变得有些深远:“流光将军此番平定北疆,自然会升擢官阶。除此之外呢,将军可还有要求的?”
“能保南商百姓一方安宁,是末将一生的夙愿。其余的皆不曾想。”卓夷葭的声音很平静,让人看不出她心中所思。
“朕听闻你是北地郑阳人,无父无母,孑然一人。既然孤身四处为家,那朕便赏你在京师一家宅如何?”明献帝看着殿中站着的卓夷葭,目光定定的落在她露在面具之外的薄唇和下颚上,眼神僵了僵,很快恢复。
卓夷葭抬首,看了一眼明献帝,又很快的低下头去。
“蛮夷不灭,何以为家。”
殿中一瞬之间有些寂静。
卓夷葭低着头,看着地上大理石的花纹。这是想让她囿于京师?因为她是怀荣王亲点的将军么?还是其他什么缘故……亦或是试探?
“将军好志气。”明献帝深思的脸上浮起一抹笑意,将凝住的目光挪开:“如此,朕便将这个赏欠着。将军何时想好,便何时来向朕求就是。”
“谢皇上隆恩!”卓夷葭又是端端正正的抱拳一礼。
说罢,转头看了眼旁边的喜公公:“喜来,宣旨吧。”
“是。”站在明献帝旁边的喜公公闻言,弓着腰往前走了两步,至阶梯边缘,而后挺直了脊背,将手中拿着的黄色圣旨端在身前,缓缓展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乾坤武合、式隆平疆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礼于斯而备。教化所由以兴。有女流光洵藉壤蛮之助,褪翚服着甲胄。咨攻成于辽北,大定安江之外千里。载籍攸存。今擢升为三品镇北将军,食禄百石,戍者千里。钦此。”
“末将流光,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卓夷葭直直的跪在地上,双手高举,大声的回声。
喜公公宣完旨,将手中的圣旨卷好,然后步下台阶,递到卓夷葭高举着的手里,而后退回明献帝身后。
“那待会儿将军是要去何处安身呢?”明献帝看着卓夷葭接好圣旨,又问道。
“回皇上的话,张将军已替末将在京中置了一处小宅子,末将在京这段时间,便住与此处。”卓夷葭垂着头回道。
“原来如此。朕还说若你无去处,这段时间便可在宫中别院稍作安身。那等将军安顿好。宫中便摆宴席为将军接风洗尘。”明献帝看着卓夷葭,又缓缓了挪开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