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太太甩了甩衣袖,似乎这样就可以甩掉心里的戾气似的。半晌才道:“母亲,不是儿媳非要在这个时候提请先生的事,只是儿媳自从生了修哥儿和婉姐儿后,就一直打不精神来,否则也不会一直担搁着婉姐儿不给她认真起蒙了。修哥儿的起蒙还是老爷和明哥儿胡乱带的,可婉姐儿一直住在内宅,难道要让她这样一直荒废下去吗?”
老太太也很是为难,对于大儿媳,又是自己的内侄女,她心里什么盘算自己一清二楚,府里虽说还没到她说的那穷困的地步,可也确实是不太宽余,再说府里的嫡孙女也就婉儿一个,为了一个丫头就特地请个先生来坐馆又太不划算了。
正左右为难之际,大太太接道:“如果是给婉姐儿启蒙,不如让她大嫂子教她吧,反正薇娘在家也没别的事儿。”
大太太觉得自己真是聪明,竟想到儿媳妇身上去了。
四太太嘴一撇,“大嫂,薇娘自己都有两个孩子要带,再带婉儿,怎么忙得过来?我看还是兴哥儿要紧吧。”
大太太一想也是,孙子才三岁,正是好动的年纪,可不能有失。那,要不要再请个婆子照看兴哥儿,让薇娘去教婉姐儿呢?必竟四房的妆奁可是不少呀。
四太太看着大太太转个不停的眼珠子,忙直接说了出来,“母亲,若是家里紧张,那就由儿媳自个请先生来教婉儿吧。只是这样一来,以后的规矩就要母亲重新定一下了。”
大太太脑袋转得飞快,看来四房手里真的有钱。她房里头只一个小孙女才刚刚周岁,若是要起蒙还得六年之后,再说薇娘也是认字的,教小孙女没有问题,这样一来可是省了不少的开销。
忙对着在一旁思考的老太太使眼色,想让老太太答应下来。
老太太犹豫了一会,心里也认为四儿媳身家颇丰,这教养子女本就是做母亲的责任,由四儿媳来出也说得出去,只是现在让她点头做这个恶人,还是不行,她可不能落人口舌。
“这个事儿也不急在一时,九姐儿还躺在床上,等她好起来了再说不迟。”
四太太笑道:“母亲,刚才大嫂也说了,这清河城的先生不好找,婉儿要休养三个月,正好用这段时间给她仔细的找个好先生。”
大太太一急,插嘴道:“母亲,四弟妹这话也有道理,好先生可不容易找,是得早早的定下来。依儿媳看,以后各房的女儿教养就归各房管吧,这样也省得扯到一起,闹什么厶蛾子。”
“还是大嫂有见识,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
大太太连连点点,老太太也只好点头应了下来。
四太太起身道:“那母亲,大嫂,二嫂,我这就先回去了,我得找人给四老爷带个话,这找先生的事还得靠他长眼呢。”
四太太出了房门还没走出三丈远,二太太就从后头追了上来。
“四弟妹,四弟妹,你慢着点,我有话跟你说。”
四太太转过头,“二嫂有什么话?”
二太太瞪了一眼,“四弟妹,不是我这个做嫂嫂的要说你,你说说,这请先生的事你怎么不事先跟我商量商量呀,你这一猛的点头应了下来,你吃多大的亏了知道不知道?连带着我们二房也亏大了。”
四太太好笑的看着二太太,“二嫂,你倒是说说你们二房亏在哪了?”
二太太一个大白眼送过来,“怎么不亏,这请先生的束修本来就应该公中出,怎么在京城的时候元姐儿、二姐儿和三姐儿用的都是公中出的钱,回老家了就要要各房出各房的呀?我们二房还有四个姐儿呢?你这一答应,你说我二房亏不亏呀?”
四太太认真的盯着二太太看了一会,才点点头,“还真是亏呢,你们二房的人丁可是最旺的了。”
“可不是吗?你说说,现如今怎么办才好呢?”
四太太好笑道:“二嫂,刚刚我跟母亲和大嫂说话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这些话呀?你二房这么困难,你得让母亲和大嫂知道呀?”
二太太嘟呶道:“我,我,我以为你不会答应呀,你看……”
四太太挑了挑那修长的眉毛,“母亲可是发了话的,以后这女儿的教养归各房管。”
一句话堵住了二太太尚未说出口的要求。
☆、第九章 病 愈
草长莺飞,甄府园子里的百年桃花树花开了又谢,伴着朦胧的细雨碾成了花泥。甄婉怡至从清醒后,两个多月没出过院子,白天起了床也就靠在临窗的罗汉床上,透过窗棱看着院子里的开得灿烂的迎春花和山茶,还有那一树的西府海棠,生机勃勃,香气弥漫,心情也渐渐平复下来,慢慢地适应着这个全新的环境。